第六百四十二章 出行
苗姨娘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梁女人,活到如今这么大把年纪一直都是被严格限制在“三从”这个范围之内的。这在她看来是多正常的一件事情呀,老来从子,母以子贵,在这些大事情方面她当然是听自己儿子的了。
虽然唐世泽辞官不干这件事情她多少也觉得有些可惜,可是儿子决定留到庆州这里做书院的山长而不回京城这件事情倒是叫她挺满意的。
在这千里之外的庆州城里,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晓得她原先的身份。儿孙们天天就在她的眼前,儿媳妇在银钱方面也从来都没短缺过她。天高皇帝远的,自己又不用伺候唐从善他们夫妇俩,这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逍遥快活了好吧。所以苗姨娘心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回京城去住的,只要唐世泽不往京城里去,其余住哪儿她都没有任何意见,只要别不管她就行。
最后唐世泽也把这件事情与唐直方说了,唐直方自然也是没什么不乐意的。毕竟科举一途终究还是要靠他自己的,他自己考不中进士的话谁也帮不了他。
于是唐世泽便向吏部递上了辞呈,吏部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在他庆州知府任满之后不再给他安排别的职务,他只要与新来上任的知府办好交接工作就可以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两年过去,乡试的结果已经出来,青松书院居然一下子考中了两位举人。乡试结束后三年一度的会试在来年二月份即将举行,许多距离京城路途遥远的赶考举人们都得趁着寒冬来临之前赶到京城。不然等到大雪封路,河面结冰的时候就没办法出行,没办法如期参加会试了。错过一次,那又是三年的光阴。所以有意参加会试的举人们,这时候就已经准备出发前往京城。
唐直方此次是与青松书院出来的另外两名年轻举人一起赴京赶考。这两个年轻举人还曾经做过唐直方的学生呢,这次由他带领着去京城赴考,两位年轻举人心里也都安定了不少。而后在得知他们两个去到京里可以直接住到唐直方家里时,他们两个心中对于唐家更是感激不尽。
想想他们本都是贫家子弟,虽然在读书方面有些天赋,可若不是有唐家办的青松书院给予他们这么大的帮助,他们在求学的路上还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波折,吃尽多少苦头呢。
而对于唐家还有唐直方来说,前面赞助了这么多年下来,如今书院出了两位举人,自然更是要笼络一下他们的人心的。唐家也不指望能从书院这些学生身上得到多少好处,只盼望以后到了官场时大家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所以说有青松书院在,有奖学金的奖励政策在,唐家在庆州庆阳两地的名声那是相当不错的。假以时日,从青松书院走出去的学子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只要唐家不去做什么违纪犯法,鱼肉乡里的坏事,唐家在这一带的地位可以说是没人能够动摇。
江巧凤静极思动,她在家待腻了便想去海陵探望唐锦华一家子,顺道儿还可以在江都多玩几天。唐丽华听说可以出门玩儿,她自然是要跟着一道去的,庆州庆阳两地都已经被她玩遍了,早想着去别的地方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了。
至于苗姨娘,她自从上次路过江都后就一直念念不忘,这回自然也是要跟上。唐小睿一看全家都去玩儿了,他也是闹着要出门游玩,这也带上。至于李宝珠,她生的孩子才半岁大,身子也有点弱,她现在轻易不敢随意出门的。另外他们一家子出门肯定带上唐山以及随行家丁护卫,唐山又捎带上了王达,说是王达如今本领不错也该出门去找人练练实战了。
好吧,江巧凤本来还想着有机会去过二人世界的,最后又成了全家一起出游。
唐家众人与唐直方他们是一起出发的,直到江都以后唐直方他们继续北上往京城去,而他们自然是要在江都停留好久的。
一来海陵离江都这里就只有几十里的水路,二来江巧凤在江都城里也开设了几家女子专营店,所以他们一家子到这里来是公私两便,落脚的地方自然也是不用发愁的。
出行方式依然是坐船,唐直方他们三个赶考的举人自然是住在一条船上的,江巧凤他们一家子住了一条大点儿的船,另外还有一条船上住的是随行的护卫家丁。
由庆州到江都走水路也要有个三四天,四五天的样子。船行到距离江都城还有好几十里的瓜洲渡时,太阳也快落山了,漫天霞光映照得天边与江面上是一片通红,吸引得船上众人都趴到窗口朝外观看。
唐世泽考虑到要是赶路到江都城的话至少也要花去一两个时辰才能安定下来,船上有妇孺,大家的时间又很宽裕,所以行船时自然不会太赶,便打算在瓜州这里停下来休息一晚。他正好带着儿子与另外两位举人一边欣赏瓜洲渡的景色,一边谈论诗词文章。
男人们聚到一块儿高谈阔论去了,妇道人家更是爱聊天说话了。只是苗姨娘与史嬷嬷主仆之间已经说得没话可说了,这不,她便拉着唐丽华拉起家常来了。
“丽华呀,你现在这个年龄也该找个婆家了吧?听说你娘给你相看了几个人家都叫你给想法子破坏了?”
唐丽华一听这话题头都大了。苗姨娘她是父亲唐世泽的生母,这个家中的长辈,这些年来与她们母女相处还算愉快,她一个做晚辈的哪里能给人家看脸色呢。她可不是娘亲,可以理解自己的想法,这
喜欢穿越之巧凤再嫁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