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仅仅是一个入口
崔卫平:坦率地说,我对诸如“方言”、“地方性”、“地域色彩”这一种东西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实际上,我们关心的还是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一个东西据说仅仅是有关“方言”或“地方性”,那我为什么要阅读它?但我看了《马桥词典》之后,感到那种由“方言”、“地方性”所代表的物质性(卡尔维诺语)已经得到了转化。如果说那种物质性的东西是“重”,那么“重”的东西已经分解离析为“轻”。
韩少功:普遍性总是在具体和特殊的事情中显现的,比如世界上并没有“语言”这个东西,只有具体的语种,再下一步就是方言。我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注意方言,这种注意并不是要玩一点奇装异服、奇风异俗、异山异水,不是要玩东方主义的猎奇,其实那正是我不以为然的东西。比方这本小说中有一个词条“梦婆”。如果我们懂一点外语,把“梦婆”与英文的“lunatic”联系起来,隐藏在方言中的普遍人性、或者说人类普遍的文化经验就浮现出来了。马桥人用“梦”描述精神病,英美人用“月(luna)”作精神病一词的词根,都是注意夜晚与精神状态的联系,这是偶然的巧合么?再比如“火焰”,在马桥方言中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说你“火焰”高,说我“火焰”低;说读了书的“火焰”高,说得了病的“火焰”低,等等。这些说法是什么意思?
崔卫平:小说中那一部分扑朔迷离,很精彩。将“火焰”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用于口语,是马桥人思维中古老而又活跃的一面,几乎是不受限制地从人性的“外部”一下子跳到了人性的“内部”,表达了一个很深入的视角。
韩少功:这倒是我们共同语中的一块空白。至少在“五四”以后,在几乎西方化了的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概念,来对译这个“火焰”,来描述这个词所指的一种非常抽象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方言虽然是有地域性的,但常常是我们认识人类的切入口,有时甚至是很宝贵的化石标本。当然,方言也是各个有别的,其中没有多大意思的一部分,肯定会逐步消亡。
崔卫平:这样一种隐伏和连带着生活更为内在和普遍意义的方言,也是我们更为通用的语言的一个意义来源,也就是说,它们会将某些意义源源不断地带到我们的共同语中来,照亮生活或人性的某个侧面。
韩少功:对待方言和共同语,我没有特别的偏见。共同语中也有糟粕,也有精华,方言同样是如此。我唯一的取舍标准,是看它们对探索和表达我们的人生有没有帮助。
崔卫平:马桥这种方言与你出生地长沙所使用的语言差别大不大?
韩少功:应该说差别相当大。我在大学上语音课的时候,看全国方言图,发现就湖南这一块的色标特别复杂和零碎,不像西南官话覆盖了云贵川陕一大片,北方话也覆盖了华北、东北一大片,闽语和粤语各据一方,其势力范围也不算小。只有湖南是“十里有三音”,方言种类特别多。这可能与地理、历史的诸多条件有关,比如人的流动和交往在湖南那个多山的地区有太多障碍。
崔卫平:你对语音很敏感。这么多的发音差异在中文的书写形式中被大大地抹杀了。比较起北方话和南方话如闽南话来,统一的中文书写形式似乎有些“文不对题”,难以覆盖幅员辽阔的众多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环境特色,也难以传达它们之间的差异。
韩少功:一般的语言理论认为,语音是先于文字的,是比文字出现和使用更早的物质载体。语音是不是更深地介入了语义的积累和实现,至少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秦始皇要统一文字,很快就统一了。中国政府要说推行简化字,很快就推行了。但这些运动并没有统一语言,比方没办法消灭闽语音或粤语音。有些专家还证明:在语言传播中,声音记忆是比字形记忆更重要的手段。我们自己大概都有过这种体会:字忘了,音还记得。
崔卫平:从想象力的方面来说,启动小说灵感的可能是视觉想象力,也可能是听觉想象力。有些小说家可能对声音及其差别更有天赋,声音更能触发他们的联想。定居于加拿大的捷克语小说家可沃莱斯基(1924——)用英语在加拿大或美国的大学里讲福克纳,却始终用捷克语写他的小说。在他看来,比较起捷克语来,英语是一种“令人无望的缺乏性感的语言”,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一个说英语的情人”。他列举了aria这一类词的捷克语发音,有十几二十个吧,弄得很复杂,其中每一个都表达了不同的亲密状态,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柔情蜜意。所有这些东西在译成英语的时候,都可能丢失了。
韩少功:马桥语言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他”与“渠”在马桥语言中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在普通话中就都成了“他”,没有差别了。另一方面,中文表意而不表音,其实声音不光是载体和形式,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内容。用书面文字写出来的“你这个东西”,在不同的语音表达下,可以表达愤怒或蔑视的情绪,也可以表达很亲切友爱的情绪:“你这个东西呀”。经过书面文字的过滤,这个句子中大量的情绪内容就损耗了。
崔卫平:回到《马桥并不是用方言语音写成的,马桥人的发音仅仅提供了你一个想象力的起点。你是在用更为通用
喜欢马桥词典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