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卓军考入清大经济系,以后不管是进入官场,还是经商创业,多看此书对他思考问题会有极大的益处,所谓“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以德为纲方能知得失”。
告别了家人,赵卓军跟佳慧一起,坐着哐哐哐的火车出发了,云县没有火车站,还是去省城坐的火车。
“东河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听话,厚积薄发考上清大真是好样的。”
沈念茹也为卓军感到高兴,她早就把这几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子。
“这是我跟你钟爷爷送你的礼物,你看看喜不喜欢。”
卓军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派克钢笔,还有一个书签,书签上写着,“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这是加菲劳的名言。
“谢谢爷爷奶奶,这个礼物我很喜欢。”
沈念茹钟道闵两位老人欣慰的笑了,“喜欢就好,进了大学能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以后啊,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奋斗喽。”
“严谨说来应该是一起奋斗,您们可一直教书育人,没有停止过奋斗的步伐呢。”
沈念茹笑着摇头,跟身旁的老伴儿说,“这个佳慧啊,就是这么能说会道,什么话到她嘴里,保管别人都爱听。”
钟道闵也笑着点头,“确实能说会道,但我相信佳慧,不管说什么都是本着一颗真诚的心,顶多夸大其词了一些。”
原本还当钟道闵在夸佳慧,最后来了个转折,既夸了佳慧,又有自谦的意思,这就是老一辈人的说话之道,言之有物,同时兼顾趣味,令人受益匪浅。
从吴东到首都,绿皮火车行驶七小时四十分,早晨七点十分打车,到达首都火车站是下午两点五十分。
“你饿不饿,饿了咱们先找地方吃饭?”
他们买的卧铺票,中午没吃火车上的快餐,只拿带的干粮垫了肚子,佳慧怕儿子肚子饿。
“我不饿,妈你饿了咱们就去吃饭。”
“我也不饿,那咱们先去学校报道,等学校事处理好了我再带你出去吃好吃的。”
来了首都,怎么也得带儿子吃点好的,比如闻名遐迩的首都烤鸭,刷羊肉等。
至于佳慧自己,不说上辈子,就说这辈子,跟着省里的领导也来过几次,对于首都整体的行政及商业规划还是很了解的。
从车厢外外走,路过站台时,看到一群手举条幅的小同志,有写“清大迎新”、“华大欢迎你”、“首都邮电”等字样,都是各大高校的学生。
赵卓军也看到了,跟佳慧一起停住了脚步。
“咱们过去,认认人也是好的。”
佳慧回头说完,赵卓军立刻点头同意,那些是他的学长学姐,看到他们,他由衷的想要亲近,心底弥漫着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情绪。
原本凑在一起说话的同学们,看到一位穿着时尚的阿姨,带着一个青涩帅气的男生走过来,一改之前的散漫,眼神灼灼的望过去,纷纷猜测是哪个学校的。
“这么帅气,肯定是咱们华大的。”
“凭什么,我觉得是咱们邮电的。”
“我觉得是咱们理工的。”
清大负责来车站迎新的大三新生抚了抚眼镜,他刚刚明显察觉到对方的视线往自己的方向看过来,如果没有预料错的话,对方应该是他们清大的新生。
果不其然,两人朝着清大的条幅走来。
“小同志你好,这是我儿子,85级经济系新生。”
佳慧说着,让赵卓军上前,跟那几位迎新的清大学生见面。
“学长学姐好,我叫赵卓军,来自吴东省。”
“哦,你好你好。”
大家热情的跟赵卓军握手,并做了自我介绍,为首的是数学系的张强伟,还有一个叫丁汉宇的,是化学系的,最后一个是历史系的女生,名叫顾盼盼。
“小学弟长得挺帅气啊。”
顾盼盼握手的时候调侃了一句,赵卓军立刻红了脸,说完后顾盼盼就有些后悔了,人家家长还在呢,她往佳慧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佳慧一脸笑意,并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顾盼盼吐了吐舌头。
“阿姨,卓军,情况是这样的,学校安排了一辆车,但为了利用空间,得等到二十个人才能出发。”
这自然是为了省油,佳慧理解的点头。
她看看时间,已经三点零八分了,二十个人估计得等好一会儿。
“那咱们就不等了,过来就是相互认识一下,以后在学校碰到了也算相熟。”
顾盼盼有些失望,张强伟直接点头应了。
“那当然,碰上就是缘分,以后学弟在学校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来找我。”
张强伟是学生会的,本就善于观察,看出赵卓军出自一个经济良好的家庭,他的母亲穿着得体,长相靓丽,待人接物都显示出是见过大世面的,与寒门出生的学子自然是不同的。
母子两离开后,一群学生窃窃私语。
“他家肯定很有钱,长得也挺帅气。”
“你不会看上人家了吧,比你小两岁呢。”
正常的学生进大学是二十周岁,对方按照常理推测,赵卓军该比那位女同学小两岁,事实上,卓军跳了两级,加上小学提前入学一年,今年才十七岁,不过是气质沉稳,身材高挑,看上去才没那么显小而已。
“肯定很有钱,我看那位阿姨背的包,只有国外才有,国内根本买不到。”
说话的是邮电一位家世很好的女
喜欢七零年代二婚妻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