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汪广洋和晋商被处理之后,常遇春妻子蓝氏的投名状也随之而来,原来常遇春的妻子蓝氏实名向马皇后举报,说卫国公邓愈的妻子曹妙真在背后有非议朱朗的嫌疑。
随后徐达的妻子谢氏,再联合了其他几位夫人一致作证,直接做实了曹妙真的罪名,曹妙真连忙上书表示冤枉,但是马皇后的仪鸾卫却查出曹妙真身边一直伺候的人,正是于朱朗曾经有矛盾陈茂的娘亲。
一下曹妙真无法自圆其说,马皇后下了皇后懿旨,剥夺曹妙真第一夫人头衔,陈茂的娘亲柳燕绞刑。
第一次曹妙真感觉到朱朗的可怕与强大,也是第一次感觉到了害怕。
也就在这一天,朱朗的征兵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征兵的地点就是水仙村,由丁义城作为主要征兵人,不过,这个征兵和大明的军队制度不一样。
朱元璋起兵创建王朝的过程中,召募是其军队来源的一种正常途径。洪武时期,天下既定,各地陆续设置卫所,军民分籍,便不再采用召募的方法凑集军队了。
因为都是卫所,需要军兵的话,就直接从卫所中调。
这样虽然可以快速的解决用兵问题,但是伴随着边境紧张局势的步步升级,卫所制的日益废弛,这种卫所制度是不可行的。
朱朗使用的是募兵制,就是自己花钱自己找人,不过,朱朗花钱比较多,一般在大明当兵,一个月的饷银包括供给军士全家人的“月粮”和单独在军事行动时发放给军士本人的“行粮”,骑兵(马军)的月粮定额是二石,普通军士的月粮定额是一石,有家室的发放盐二斤,无家室的发盐一斤,军马每日给豆三升,草料十五斤。
这些七七八八的加起来,不足一两银子...等到了明英宗时期,由于军户大量逃亡,明廷开始使用募兵制,自愿募兵的对象是全体百姓,抽选募兵的对象是军户,最初募兵待遇是发给银二两,布二匹作为奖励。
后改为自愿参与募兵的发给白银三两作为安家费,免掉其家庭五石税粮,额外免除家庭两人徭役;被抽中募兵的发给白银三两五钱,额外免除家庭一人徭役,但被募得的士兵不发放月粮和行粮,只发给每人每月四斗粮食作为口粮。
嘿嘿...还是少,明武宗时期,募兵标准变化,安家银下降为三两,但被募得的军士可以支取月粮,标准为米一石。
朱朗直接一次拉满,只要被选中的人,成为了自己的海上稽查队,那么饷银五两...这个月饷一出来,直接将应天周围几百里范围都给炸懵了。
这简直就是大手笔呀,因为现在大明一个干得不错的酒楼账房,一个月的饷银也就四两左右,什么时候,当一个大头兵就可以月饷五两。
一传十,十传百,朱朗的月饷直接引起了大明百姓的欢呼,几乎有将近四五万的青年,想要角逐这三千的名额。
不过,这件事情也是引起了很多淮西勋贵们的不满,纷纷上奏说朱朗有私自募兵的嫌疑,可惜呀,这些上奏,刚刚送到了胡惟庸的案前,就直接被丢了。
看着这些弹劾朱朗的上奏,胡惟庸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你们这些武将,也不知道消停消停,我们淮西现在已经是太过于锋芒外露,一点都不知道收敛,还这样不依不饶,真的不知道陛下的刀是锋利的。
动太平郡王,你们呀...都是嫌命长,本官是在救你们呀...。”
说完,胡惟庸看都不看这些弹劾朱朗的奏折,继续的看其他的奏折。
说真的,朝堂中有胡惟庸,朱朗是真的方便不少,至少没有那么多坏事情找上自己,汪广洋被下,晋商被坑...胡惟庸是真的开始以朱朗马首是瞻。
曹妙真的事情一出之后,胡惟庸立即就向朱元璋进言,希望可以召回邓愈,担心邓愈有异动,朱元璋已经留心了,邓愈已经不在朱元璋的信任范围内了。
再说朱朗的征兵,首先朱朗定下了几条规矩:在市井里混过的人不能用,喜欢花拳绣腿的人不能用,年纪过四十的人不能用,在府衙干过的人不能用。
其次就是喜欢吹牛、高谈阔论的人不能用,胆子小的人不能用,长得白的人不能用,为保证队伍的心理健康,性格偏激(偏见执拗)的人也不能用。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即使打虎英雄武松先生前来应征,也是会落选的,因为他不但曾任公职(都头),而且性格也不太好(杀人之后用血留名)。
跟着朱朗还公布了几个参加应征者的必要条件:臂膀强壮,肌肉结实,眼睛比较有神,看上去比较老实,手脚比较长,比较害怕官府。
概括起来朱朗要找的是这样一群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为人老实,遵纪守法服从朝廷,敢打硬仗,敢冲锋不怕死,具备二愣子性格的肌肉男。
这就是朱朗按照戚继光的要求来选的兵,要知道戚继光的戚家军可是16世纪最强东亚军团,最可怕的就是他们的战损比戚家军连续14战全胜!斩杀倭寇20007人,自己死伤203人,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敌我人数差距悬殊。
需要说明的是:冷兵器时代战损比1:2或者1:3就会完胜敌方,并且指挥将领留名青史。
戚家军的战损比却达到了恐怖的近1:100,堪称战争神迹。
这也是为什么朱朗要照搬戚继光征兵的这一套,不但如此,除了征兵,朱朗等以后还会运用戚继光练兵的那一套,直接要让自己的海上稽查队成为和戚家军一样
喜欢大明次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