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军面对郁郁寡欢,心结难开的洪承畴,耐心的劝解,小心点建议:“先生何不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到各地看看。佛涅槃时候总结说,你是你的岛屿。那就走出岛屿,去外面看看,可能能解开你的心结。”
洪承畴大有感悟,于是决定,带上自己唯一的亲人,一直跟随自己形影不离的老仆,漫无目的的走了。
洪承畴是福建人。
但福建他是不能去的。
这些天,也有福建慕名而来的乡党,真诚的邀请他回乡。
近乡情怯,自己事自己知道,是没有脸面回到故乡,面见因为自己而死去的一家老小,更不敢面见祖宗。
再说了,乡党邀请的目的是什么?明眼人都知道,还不是隆武帝想借重自己现在的声望,做点事?
但其实在内心里,洪承畴已经早就对老朱家人绝望了。
自己侍候了三代先帝,从万历到天启再到崇祯,说句良心话,就没一个好鸟。
而大清入主中原,又接触了宏光,再有什么什么王,再到隆武,那更看清了老朱家的本性,那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总结出来,老朱家的人,就是比烂的存在。
所以,隆武的橄榄枝,洪承畴直接掰掉了。
现在扬州的这个小皇帝,洪承畴只能一笑不与置评。
原因?原因这个新明就根本不是老朱家在治理。
但真正治理到什么程度,的确需要好好的看看。
两头毛驴,两个褡裢,慢慢悠悠的往北走,他要去新明的根基,起家的地方——山东,去看看。
出城不久,天就要黑了,住店,吃饭。
住的客栈不大,一打听,竟然是官方的驿站。
洪承畴就一皱眉:驿站之累,差点累垮大明。
崇祯裁撤驿站,本身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太心急了,只做事,不考虑结果。就是崇祯的缺点之一——做事太过操切。
根本没有考虑全国四十万驿卒的后续生计安置。
一下子,按照当时大明的户籍制度,四十万受过半军事训练的驿卒,一旦丢掉了工作,就立刻成了赤贫,生活无着。
不但这四十万,还有他们身后家属,接近两百万。一下子成了流民。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揭竿而起。
正因为他们曾经受过军事训练,在加入流寇之后,彻底的改变了原先流寇那种乌合之众的本质,成了接近于一支军队的流寇。
在这里就以李自成最为代表。
但不管在当时还是在以后,洪承畴都认为驿站是应该裁撤的,因为他的害处大于利处。
驿站的体系是这样的,在全国连锁开发,然后各级官员,可以在驿站免费吃喝下榻。
随着吏治的腐败,最终到了官员们的家属,都跟着打秋风。
这并不是什么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就是这些官员不但白吃白住,而且还白拿。
常常任意勒索夫、马,甚至敲榨“折乾”,即令驿站提供超过实际需要的供应,其超过部分折成银子纳入私囊。这样,就使驿站有限的人力、物力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甚至为了赔补经费而卖儿卖女。天启二年御史方震孺曾经说过:
“至若驿递,夫只有此数,马只有此数,而自有东事以来,军情旁午,差官络绎,奚啻百倍于前。
而欲其照旧支撑必无幸也。臣所经过,自通州次抵山海,见夫头、马户以及车户,无不泣下如雨,不忍见闻。而瘦马走死道旁者又不可胜计。”
同时驿站这个东西当初的规定,国家只给一半的经费,剩下的经费是由驿站向当地百姓摊派。
结果闹的是民怨沸腾,百姓也跟着苦不堪言。
“新明就应该趁着这几乎是改朝换代的机会,废掉这个东西。这怎么还大张旗鼓起来了呢?”
王学军还是愚蠢啊。
这是洪承畴对王学军现在的评价。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官员从后面走出来,对着驿丞道:“结账。”
洪承畴就不由得一皱眉:“感情王学军是不白招待官员的。但既然这样,就又有了弊端。
官员为公事奔走,却自己掏腰包,那么官员的日子会更苦,那么谁还愿意为官府奔走呢?”
结果那个驿丞笑眯眯的打了一顿算盘,然后伸手:“请拿路贴。”
“这是什么鬼?”
那个官员就拿出了一张纸,先交给了足额的店伙钱。然后,那个驿丞就在那张纸上写下了具体的地址和银钱数目,盖上了他的官印。
“这位大人,您真是节俭啊。”
洪承畴凛然,按照刚刚自己听到的数目,这位官员紧紧只能吃馒头稀饭。
王学军这样就有些刻薄官员了。
结果这个官员一笑:“按照内阁规定的差旅费,我省下的这一笔钱,就能够贴补我的家用。”然后苦笑摇头:“我的那个小舅子就要成家立业了,我这个做姐夫的当然要帮他置办一个小院子。”
这个驿丞就哈哈笑着:“理解理解。”
这个官员也跟着尴尬的笑:“没办法,咱们的摄政王惧内;我们这些当官的也就跟着有样学样了。一旦我对我的贤内助有所不敬,咱们的摄政王夫人,民政部的张尚书,就会带着一群女人打上家门来。怕了,真是怕了。”
话是这么说,却是一脸幸福得意的扬长而去。
这真是新奇。
第2天临走的时候,让老仆人去结账,结果这个驿丞看到递上来的竟然是洪承
喜欢带着宝藏复大明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