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恒州刺史穆泰便联合一帮旧贵族开始计划谋反。元宏很紧张啊,他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出现了。他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派遣一般的将领去,肯定是要造成大规模仇杀的,因此元宏还是选择了任城王元澄。
当时元澄身体并不好,得知元宏的意图以后,二话不说就从病榻上滚了下来,随即带兵前去平叛。他是个读书人,但是能够准确地分析战场形势以及皇帝的最终目的。
行军途中,元澄发现穆泰正在前往阳平王那儿,立刻意识到穆泰这是实力不够,不敢独自守城,这才打算与阳平王合兵一处。
得知这一意图以后,元澄果断出击,以谁也想不到的速度,瞬间抓获穆泰,同时平定叛乱。当时穆泰还处于懵圈状态,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发生了什么。
整件事被抓获的罪魁祸首只有100多人,而且平叛速度太快,并没有把事情给闹大。元宏得知以后,差点没乐死,声称:任城王可是我大魏的皋陶啊!
等到元宏病重以后,南齐皇帝萧宝卷立刻发兵北伐,气得元宏打算御驾亲征。可是病情很重,无奈之下,元宏只好带着任城王元澄一起上战场,并且将权力基本移交给了任城王。可惜元宏还是没能熬得过来,半路上就去世了,为此任城王元澄,便成了辅政大臣。奉命辅佐17岁的太子元恪。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任城王元澄,能得到文明太后冯太后和孝文帝元宏的双重信任,已经是非常牛的了,他又怎么能奢望在宣武帝元恪时期,继续得到重用呢?
因此,元恪登基没多久,便有人以任城王擅自抓捕宰辅王肃为由,将其弹劾回家养老了。虽说也出来领兵打仗,却始终无法进入朝廷中枢。
为啥?因为元恪的用人策略和他老爹元宏完全不同。元恪不信任宗室,反而更加信任身边的外戚力量。此后终宣武帝一朝,元澄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得到过重用,这也是挺可惜的一件事。
这期间,元恪的舅舅高肇把持朝政,开始大肆处置宗室。比如说手握大权的北海王元详就被高肇给搞掉了,高肇也想动元澄,好在元澄此时相当聪明,他选择在家买醉,吃喝玩乐,不问世事,这才躲过一劫。
一直等到元恪去世,孝明帝元诩上台,老元家这帮宗室王爷们这才有了翻身之日。他们诛灭了高肇,而元澄则再次被任命为尚书令,等于重新回到了朝廷中枢。
世宗夜崩,时事仓卒,高肇拥兵于外,肃宗冲幼,朝野不安。澄疏斥不预机要,而朝望所属。领军于忠、侍中崔光等奏澄为尚书令,于是众心忻服。又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寻迁司空,加侍中。俄诏领尚书令。---《魏书》
但是你以为元澄就这么重新掌握朝政大权了?当然不是,因为元诩年幼,所以朝中大小事务,归他老娘胡充华胡太后管辖。元澄为了重振北魏雄风,延续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成果,曾经上书十条:
第一,统一度量衡。
第二,兴办学校,以此选拔人才。
第三,唯才是举,让各族推举人才治国。
第四,禁止扰民,使用民众的劳力,一年最多3天。
第五,官员考核制度。第六,流民的后代,如果不是手工艺者,可以定居在居住地。
第七,检查边境士兵究竟是战死的,还是逃跑了。
第八,免除世代工商业家庭的租调。
第九,基层官员不能跨地域统领,户口不满的,就近合并。
第十,羽林军和虎贲军,在边境有战事的时候,可以临时调往战场。
这十条建议的确考虑周全,绝对是利国利民的政策。那么胡太后是咋想的呢?胡太后表示:大家拿下去讨论讨论,反正我这里是通不过的!
每次元澄都能提出一大堆很不错的建议,胡太后也表示赞许,可就是不准实行。这不就提了个寂寞嘛!
也就是说元澄虽然此时已经进入朝廷中枢,也能够参与国政的研究,可就是没法得到重视,也没有任何决定权,这可比过去尴尬多了啊!还不如在家吃喝玩乐呢!
53岁的任城王元澄,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终点。虽然他的提议在晚年始终不被胡太后所采纳,可他依旧没有停止自己的谏言。
所有人都很尊敬元澄,包括胡太后本人。每次元澄提完想法以后,胡太后只是点头,却始终不可能实行,事后还要赞赏一下元澄,搞得元澄特别尴尬。
因此在胡太后的胡作非为之下,北魏国力日渐衰败,而元澄是眼睁睁看着,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的。临走前,他或许又看到了自己的侄子孝文帝元宏,那个胸怀大志,锐意改革的明君圣主!
南齐名将张敬儿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张敬儿原名张苟儿,这名字实在是一言难尽。所以宋明帝刘彧得知以后,有点儿不高兴:堂堂朝廷命官,咋能叫狗儿呢?旁边加个文,改名叫敬儿吧!
其实名字这件事,不能怪张敬儿,因为他老爹叫张丑,他弟弟叫张猪儿。一家人的名字都是一言难尽,相对来说张苟儿这个名字还算不错了。
为啥全家都要起这种名字呢?还不是因为没文化嘛!张敬儿虽然超级能打仗,可他不喜欢读书啊,可以说,他们全家都不喜欢读书,你说能起什么样的名字?
张敬儿没怎么读过书,因此他十分迷信。尤其
喜欢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