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八王争权,朝纲紊乱,胡夷四起,逐鹿中原,遂致神州沦陷。汉人自危,大量渡江东迁,广袤中原居民日稀。战争频仍之地,甚至出现了千里无人烟的荒败景象。
中原大地沃野千里,山丰水美,自比北边荒漠强上百倍,于是,胡人纷纷赶着牛羊,徙居关内。一时间,神州大地胡族遍布,帐篷代替了茅房村落,鸡鸣犬吠换作了牛哞羊咩,而留恋故土,未曾南渡的汉人零落衰微,日渐形孤影单。
却说那游牧民族,性如烈火,掠夺成性,留在中原的华族民众时受侵扰;而汉人向以衣冠华族自居,称那边荒僻地之人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怎肯示弱,于是,胡汉时有冲突,怨恨渐深,终成水火之势。
为防胡人侵扰,留守的世家大族皆依庄建堡,高垒深墙,训练壮丁,加强武备,以求自卫。而周围散居的农民则纷纷归附,成为村堡的部曲、佃客。他们是亦农亦兵,农时,耘田、播种、锄草、收割、凉晒、收藏;闲时,则练习武功,操练阵势,自壮声威。
城堡内,居民房舍以大族庄主为中心,连绵延续,东西南北整齐排列,而吃穿用住一应物品,皆是城堡自制,生活亦可谓充足。
话说弘农郡黄河岸边有一黄家堡,住着一黄姓望族,族长黄泰,字怀谦,年已五旬。黄氏家族数百年来一直人丁兴旺,但到了黄泰爷爷这一辈开始衰落下去,到黄泰这辈已是三代单传,只因房多地广,家大业大,在族人中仍享有崇高的地位。
黄泰年轻时曾游学京师,与郭璞等跟从桓谷子学易,深得精髓,后值八王之乱,归隐山野。
弘农虽处中州腹地,胡人同样日益增多,肥沃良田,渐辟为牛羊牧场,禾稼青苗,湮没于离离野草之中,已是一片荒凉景象。
晋永和五年暮春,赵国天王石虎刚当上皇帝即病故,其子为争夺皇位自相残杀,赵帝国顷刻间分崩离析。动荡时局下胡汉民族关系更加紧张。城堡和游牧部落之间的武力冲突连绵不断。
黄家堡虽远在黄河南岸,也渐有谣言传布:山南的胡人扎来部落要来攻打黄家堡。一时民心惶惑。扎来部落有三千多蓬帐,控弦战士近万人,势力强盛,曾于去年,攻陷周边数个城堡,男女老幼尽行杀戮,牛羊财帛席卷而空,黄家堡人谈之色变,以至于有人提出:为避祸乱,应举族南迁。
黄泰表面不动声色,身边只带大儿子黄羡和几个壮丁,照常每日到田间巡查耕作,暗地里派人查访抓捕散布谣言的人,捆在庄丁训练场边的木桩上,召集村民,当众宣布罪状,重责二十皮鞭,以儆效尤。不久,谣言平息,黄家堡渐渐恢复平静。
黄泰虽平息了谣言,心中的忧虑却在加深:无风不起浪,像以往那样平静的生活恐怕长不了了。但他深通易理,知道天佑人佑的道理,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变故:一面派人四处探听时局消息,一面督促两个儿子招募、操练庄丁,修补城墙。
黄家后花园有一偌大莲池,池边铺有甬路,正是盛夏时节,一侧花圃红花掩径,一侧池边垂柳依依,池中莲花盛放,微风徐动,荷香便笼罩了整个庭院。
甬路上有两个老者在散步,旁边跟着一个小书童。左边的老者身材清瘦,疏眉朗目,一身儒者装扮。右边的老者体形键硕,剑眉环眼,却是一身短打扮。
清瘦之人正是黄家堡主人黄泰,而另一老者则是其亲家翁典横字一山,是黄家堡原总教头。
黄泰育有两子一女,老大黄羡字怀仁,老二黄渊字怀义,女儿秀娘。早些年,黄堡主见天下大乱,就请人教孩子们些枪棒技艺防身。当时典横为黄家佃客,看到告示即毛遂自荐,自称是魏武帝帐前大将典韦的后裔,弓马娴熟。
典一山性格爽朗,有一身好功夫,孩子们进步很快,黄堡主很满意,一并聘请其为庄丁总教头,负责庄丁操练事宜。典一山虽然相貌粗俗,却养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好姑娘,一名若静,一名若兰。平时与黄家兄妹一块儿习武,青梅竹马,情愫日深。两家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到了婚配年龄,就为孩子们操办了婚事,老大娶了若静,老二娶了若兰。
黄家兄弟结婚后,典横就把总教头让与大女婿黄羡,自己也乐得清净,闲暇时,便来找黄泰饮几杯酒,畅谈天下形势。黄泰年长典横五岁,两人虽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却能谈得来,平素只以兄弟相称,倒更显得亲切。
这天辰时,典横来拜访,黄泰就邀其到后花园赏花。两人围着莲花池走了半圈,不曾说得一句话。黄泰暗想:今天典横有点蹊跷,平日里都是快言快语,今日却似吃了哑药,便问道:“贤弟,你我知交多年,如今又是至亲,适才几次欲言又止,莫非有难言之隐?”
“哎!”典横未曾答话先叹息了一声,随即说出了心中的疑虑。前日,若静回娘家,面有泪痕,老两口盘问再三,才获悉内情。若静与黄羡自小情投意合,结婚后更是如鼓琴瑟,举案齐眉。谁知近来黄羡常经宿不归,性情也日渐暴躁,待若静也没有了往日的温存。
“黄大哥,这几个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们的感情我也很清楚,老大的表现不能不令我担心,恐怕……”说到后面,典横又把话咽了回去。
黄泰知道典横的意思。原来黄羡黄渊虽是同胞兄弟,性情却差别很大,老大性子急,不爱读书,却痴迷于武功,兄妹
喜欢桃源深深之冰火双雄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