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申同志的离奇遇伏和死亡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阴谋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常凯申死后留下的巨大的权力真空——谁来填补?
国家元首没有问题,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不过国民政府当时的体制跟现在的印度有些类似,国府主席只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不负责实际政治责任。
而常校长当时同时兼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长、国民党总裁三个最重要的职务,握有实际而且是绝对的权力。于是这党、政、军三个要职很快引发了国民党内部的激烈争夺。
乱世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军权。当时的军事委员会除常校长以外,还有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政治部长陈诚,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作战部参谋长封裔忠等。
此外地方上还有陕西的胡宗南、河南的蒋鼎文、汤恩伯、广东的张发奎、江西的顾祝同、湖北的李宗仁、湖南的薛岳、云南的龙云等等都是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的实力派。当然,地方上实力最强的还是光复北中国,拥兵近百万的郑胡子。
由于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占据绝优势。在明争暗斗数日之后,何应钦等人终于在美国大使的调节下达成妥协。决定由职务最高、人脉最广的何应钦接任军事委员会委会长,并给了实力最强的郑胡子一个副委员长的安慰奖。何应钦留下的总参谋长由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接任。军政部长由政治部长陈诚接任,徐永昌仍旧当他的军令部长。
其它职务像分大白菜一样,你一颗我一颗,很快瓜分殆尽。由于郑胡子在军委会势力太弱,所以没捞到什么好处,只把张文白推上了军训部长的位置。
行政院长一职本该由副院长孔祥熙接任,但孔胖子在抗战期间利用权力进行投机及发展私人资本让国人倍感愤怒。在参政会上,傅斯年等人突然发难,搞得孔胖子狼狈不堪,只得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和财政部长一职。
不过常凯申尸骨未寒。四大家族还是颇有能量的。最后以宋子文接任行政院长、翁文灏为副院长、王云五为财政部长而告终。
国民党总裁一职则落到了国民党元老、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张群头上。不过政学系此时已经式微,党内组织人事大权仍然在二陈兄弟的系手中。
这个权力格局一看就是临时性质的,并不稳固。所以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路线图计划。
第一步,分别由各党派、各省选举新一届参政会议员和国民代表;
第二步。召开全国参政会议和行宪国民大会。由参政会议制定新的宪法。并交由国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颁布。
第三步,依照宪法制定选举法。并依法组建新一届政府。
这个提议基本上获得各方的认可,不过考虑到大战在即,决定放在抗日战争彻底胜利之后实施。
辽宁,沈阳。
郑卫国正和麾下一众大员们商议眼下的时局。不过他们掌握的情报有限,而且离重庆太远,鞭长莫及,暂时也只能静观其变。
周参谋长有些欢喜地说:“不管委员长是怎么死的,华北的危机总算是解决了。而且美国人的这个方案也不错,我看国家大有希望。”
郑卫国却有些不以为然,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国家的希望归根结底还是依靠国民自身。无论是平等,还是自由,都需要民众的自我觉醒,去努力、去争取、去拼搏、去奋斗,而不是某国或者某势力的恩赐。
而且他对常凯申的死因也深表怀疑,到底是谁把他的行踪透露给日本人的?尽管外界大部分都认为是日本间谍或者是常校长的政敌。可是以校长的小心,加上戴老板的谨慎,岂会轻易被人算计?
在郑胡子看来,唯一有动机,也有能力办成此事的只有一个——就是标榜正义的山姆大叔。这让郑胡子感到非常恼火,不管常校长如何糟糕透顶,他始终都是中国政府的首脑,什么时候轮得到美国佬插手?
可是这件事情他没有证据,而且就算有证据又能怎么样呢?总不能因为常校长跟美国人翻脸!郑胡子只能在心里暗中发誓,一定要让国家尽快强大起来,摆脱这种任人蹂躏的状态。
为此,他特地向军委会申请,要求军政部调拨一大批海军、空军、装甲兵、炮兵部队和学员到第二战区听命。国民政府在人才储备上其实干得不错,只是制度问题导致大部分有才能的人没有上升空间。
何应钦此时正愁宝座不稳,迫切需要支持,因此对于郑卫国也是极力拉拢。
江阴一战之后,中国海军已经无船可战了,只能靠水雷阻止日军溯长江西进。何委员长想着反正都是个包袱,不如送人情算了。于是将海军部长陈绍宽以下全部打包丢给了郑胡子。
至于空军,中国当时还没有空军的编制,只有宋小妹领导的“航空委员会”。常校长牺牲后,宋小妹极为仇视安徽、江苏一带的日军,决定亲自前往报复。所以空军方面就只派了一些学员。
装甲兵、炮兵倒是有不少人闲着,改为步兵又太可惜,因此派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员到来之后,很快被委以重任,再加上戴老板生前派来的数千司机,大大缓解了第二战区的“人才荒”。
两周后,中美军队向朝鲜半岛南端的蔚山、釜
喜欢抗日保安团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