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含秋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也成了那能做大旗的虎皮了。
可仔细一想,却也可行,总归她再活一辈子也做不出那借债不还的事。
“紫若这主意不但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还有另一个用处。”一边揉着酸涨的手腕,夏含秋一边道:“大梁是所有大梁人的大梁,在建设大梁时,他们如果从中出了一份力,以后对大梁的归属也就会更深,会更看重爱惜大梁的羽翼,以后便是有人要做对不起大梁的事,可能还不用官府做什么,百姓就已经将之收拾了。”
那样的大梁太美好,夏含秋说着说着自己也笑开了,“当然,不可避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事做文章,可那又如何?我们的网铺得够大,功劳分摊到各人身上已经微乎其微了,便是他想利用,又还能起到多大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火大起来了,谁也不能将那功劳独占。”
喻紫若忍不住想,她和王妃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本来以为靠近一点点了,自己有一点用了,可一对比,悬殊立现。
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她只是想着这个方法可能行得通,王妃的名声撑得起这件事,但是不过眨眼间,王妃已经考虑得这么远,人和人,真是不同的。
段梓易拍板,“可行,柏瑜,这事你去办。”
夏含秋在一边加了句,“紫若,你在一边辅助,趁着这个机会让百姓知道皇子妃是谁。我要先将成江城的事管起来,辛苦你了。”
这分明是赚尽名声的事,做好了不说在百官中要露一大脸,就是在民间也要名声大盛,可两人却是想都不想的就将之拱手让出……
段柏瑜已经知道皇叔和婶婶这是在慢慢从众人的视线中淡出,也不说多余的话,爽快的应下来。
事情进行得比他们预料的还要顺利。
百姓听说是为了前方将士筹粮,待秋收后,除了留下刚刚够家里人用的口粮,其他的全送到了官府。只是在拿借条时出了点问题。
“借条上要盖我的官印?”夏含秋哭笑不得。“我哪里有什么官印了,平时官文上不都是签上我的名算数,我总不能什么都不干了专门去签字。”
“最先反馈上来的是会亭,我以为只是特例。没想到兰石城和新乡城几乎同时送来官文。所书意思都差不多。这风声一传开,其他地方肯定也会提同样的要求。”
段柏瑜又一次见识到了婶婶在民间的声望,可见识过后就无奈了。就算真有个官印,百姓的借条得有多少张,盖得过来吗?
段梓易开口道:“以秋儿之名公告天下,这事会由麒王府管到底,如果到时官府不认帐,麒王府定会出面,百姓要的不过是个安心,而能让他们安心的不是官府,而是秋儿,足可见官府有多不让人信服,这不是好事。”
“皇叔说的是,官府名声算不得好,以后我会在这上面多用心些。”
此公告一出,百姓才纷纷拿了借条回家,待具体数目呈上来后,衙门一众官员才意识到大梁现如今竟然有如此余力,明明这两年战争不断,荒了的田地不可能少,更是家家户户都被抽了壮丁,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还比往年时候要好。
双季稻占了大功劳!
凡是被大梁占下来的城镇安稳也是重要的原因。
“不用送到会亭来,就近送到军队里去,这事得专人管,别被人钻了空子,当官的在这方面向来无师自通。”
“婶婶放心,我亲自抓这事,也会派官员出去监管。”
夏含秋又低头看了眼那个总数目,心里美滋滋的,有这么多余粮至少说明饿肚子的人不多了不是?
“对了,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在极热的地方粮食是可以种三季的,待南方安稳后不妨试试看,若是能种三季,以后税收可以适量提高,国库也能充盈些。”
段柏瑜大喜,没有一点怀疑的满口应下,“要真是如此,百姓饱了肚子,以后乱子都要少生许多。”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先划个地方少量种植试试。”夏含秋担心他要问是什么书,忙转开了话题,“成江城绊住了小舅他们的脚步,这不妥当,这些日子应该也拾掇得差不多了,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离天冷也还有一个多月,我打算从周边几城征调百姓去营建成江城,大梁起兵至今算得上是善待百姓,就算有徭役也绝对算不上苦役,想来应该不会引起反弹,要是可以,我希望可以在入冬之前平定整个北方,最迟明年六月,天下归梁,当然,要是他们能在那之前就完成此事我会更高兴,我也好松口气,一年下来耗费的军需太大了。”
“要是今年能平了北方,不用到明年六月事情就能成。”段梓易将手中的一张战报递过来,“不久前呈上来的,喻长弓和木靖兵分两路围了闽国,一步步蚕食,要是立容他们能尽快平定北方调兵往南去,闽国有可能撑不过明年三月。”
“要真如此就最好不过了。”每天回去抱着儿子就满心愧疚,她和换之在早早身上花的心思都太少了。
看她神情黯然,段梓易哪会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叹了口气转头对侄子道:“除了后勤军需这块,你尽快将你婶婶手里的其他事接过去,以后再有什么事我会让他们直接送到你那里去,由你自行决断。”
“皇叔……”
“别废话,你还真想做个傀儡不成。”
傀儡自然是不愿的,只是习惯了有两个人可以给他依靠,突然间这份依靠就没了。
喜欢锦绣生香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