菘江造船厂,叶童、张良二人参观造船厂的生产流程,不时询问一下。这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造船厂,上万吨的般坞有十多个,最大的船坞十万吨以上,有二个。
看到十万吨船坞上正在生产的船只,叶童迷惑不解的问道:“那是什么船?”
船厂工程师介绍道:“将军,那是油轮,十万吨级。”
哦!
“那旁边船坞上的船只也是油轮了?”
“是的,那是五万吨级的油轮,定军山订购大量油轮,菘江造船厂接到五艘十万吨级,二十艘五万吨级的油轮。”
“其他造船厂也是这样?”
“将军,不可能,菘江造船厂接的订购最大,一些船厂只接到数艘油轮。”
唉!
帝国境内石油不允许开采,只能依靠那些岛屿、大陆上进行开采。
星岛成为帝国海军的重要港口,不仅在星岛驻军,还修建了大型港口。那个地方太重要,是帝国控制‘我们的海’的重要关隘---马甲(少一字)海峡。
帝国接管星岛周边地区后,开始大规模开采石油,然后油轮运送回帝国进行冶炼,满足帝国境内需求。
“船厂内的技术工人,本土人士占多大比例?”
随行工程师摇头苦笑道:“将军,本土只占一成不到,其余全是系统出品。没有办法,船厂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本土人士无法胜任。”
确实没有办法,造船厂采用焊接技术,全是钢铁制造,木头使用非常的少,只有内部空间使用点,却不占多大比例。
“子房,周瑜率领的海军把南大陆接管了吗?”
“暂时没有,听说兵力紧张,只派出小舰队到南大陆去,还没有送回来重要的消息。”
确实是兵力紧张,一些接管地区,土匪躲藏在丛林中,把秦军牵制在那些岛屿上,只有等专业安全公司人员到位后,情况才会有改变。
看着十万吨船坞上正在生产的油轮,明白为什么菘江造船厂需要订购上万吨级的水压机。
几天后,叶童、张良二人带着随行人员离开菘江产业园区,没有要小太妹送,直接乘坐当地的火车。
火车乘坐时非常舒适,宽敞、干净、整齐。毕竟是2.5米的轨道,车厢宽度更是达到4米以上。
从车窗外,看到农田中长势不错的农作物,令张良感慨万端。短短几年时间,帝国发展发根本性变化,是张良以前不想的事。
“主公,那座跨江大桥是怎么回事,貌似太高了吧!”
那是一座刚刚修建好的跨江大桥,高度真心高,比水面高出数十米。
“子房,跨江大桥不仅是要通公路、铁路,还必须考虑万吨巨轮的航行。如果高度不够,只能行驶数千吨的轮船。”
帝国建造的跨江大桥,标准真心高,路面宽度达到数十米,高度更是夸张,不要说万吨巨轮,就是十万吨巨轮也能通过。
没有办法,叶童必须考虑几十年后的事,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一旦跨江大桥修建好后,想要再改建,基本不可能,费用太高,不划算。
叶童、张良二人走走停停,没有直达什么地方,想下车立刻下来,询问一下当地的百姓,调查一下百姓的生活水平情况。
看到一名上岁数的老人坐在大树下,张良上前问道:“老人家,这些年,生活好吗?”
老人听后开心的笑了起来,瞄了瞄张良、叶童一行,开口道:“好!当然好!自从大将军当皇帝以来,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汗颜!
什么大将军当皇帝?貌似自己啥都没管,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呢?
冤枉啊!比窦娥还冤枉!
叶童苦笑摇头道:“老人家,那个什么大将军没有当皇帝,只是负责秦帝国军事方面的事,内阁是箫何当丞相,与大将军没啥关系。”
“娃娃,你不懂!咱们百姓只知道自从有了大将军,日子才好过,不用上税,分给了土地,现在村子里搞的那个合作社,每年能分到几千元钱,那些都是大将军爱百姓。
你说的那个箫大人,听说办事可靠,是大将军的左膀右臂,怎么说与大将军没关系?”
叶童彻底无言,你能与一个老人辩论吗?
“老人家,你家里有几口人啊?”不能争辩,只能了解情况,再说了,就算辩论下来,有何用处。
“八口人,老伴跟老二过,我跟老大过,老二家有十口人。不过啊,孩子都还小,有的上学,有的才一岁、二岁。”
叶童听后微微一愣!
太能生了!不过叶童听后真心高兴,说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人口增加,是帝国优先扶持政策。
“老人家,今年从合作社分到多少钱?”
“八千多元钱,加上自己家里养猪、养鸡收入,差不多一万元。”
叶童点点头,其实,这个收入非常不错了。毕竟,只有二个强劳动力,其余都是孩子、老人。
“老人家,现在地方上,还有没有摊派、乱收费现象?”
老人摇头道:“自从取消农业税后,什么费用都没了。原来只是动员百姓修沟渠、修道路,那是为自己干活,不能叫摊派。”
叶点点头,几年前,帝国刚开始复苏,动员百姓搞只提供点炸药、水泥什么的,劳动力全靠百姓。
叶童想到那里,热血沸腾,那是多么大的场面啊!数百人一起修建沟渠、道路。那样的事不可能再现,只能成为历史。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