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门巢一看齐军大部队赶来,把自己这一部分人马包围起来,正在厮杀。吴军虽然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但是无法抗衡数倍于自己的齐军。
如果一味苦战下去,而无援军到来,这部人马将全军覆灭。现在有没有援军到来还是未知之数。所以不能指望援军。那只有一条路,就是拼死突围。
现在大批齐军刚刚投入战斗,没有完全形成包围圈,还有机可乘。等到吴军调整好部署,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胥门巢打马登上一处高地,战场形势尽收眼底,他看到西北角,土山之间有一处通道,地形独特,两面都是土岭,中间通道狭窄,大部队无法展开,齐军再多也没有用处。集中力量从这里猛冲,定可以冲出去。
于是一边传下撤退的命令,一边大喊:“集中起来,向西北突围,我来断后。”冲下土山,组织军队突围,自己一人一马,纵横驰骋,当道者死,力斩齐军百人。
那些吴军当兵的都能够判断出当前形势,知道自己陷入困境,只有拼死杀出去,才能逃得活命。于是人人奋勇,齐向西北冲去。
这时齐军人数再多也没有用处,那地方只能容纳有限的兵力,这里的齐军哪里能挡得住人人拼命的吴军,很快就把这条通道打通,吴军这才洪流一样冲出包围圈。
胥门巢手使长矛断后,齐军无法上前缠斗,直到大队全部脱离危险这才策马赶上部队。退出几里,大略核查一下,这一仗折损士兵数千人。
胥门巢心情沉重,初战失败,罪莫大焉。率领军队回归大营向吴王请罪去了。
齐帅国书和众将骑马站在高处,见吴军大败而逃。哈哈大笑:“好个吴狗,跑的比兔子还快。”
宗楼说;“末将带本部人马去追杀胥门巢。”
国书说:“算了,败兵跑得快,追不上了。传令,就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大家吃饱,好好睡一觉,明天再和夫差决战。”
齐军初战告捷,军心大振,从一般士兵到将军,人人激动,个个兴奋,都说吴国军队如何厉害,一仗打下来,轻松获胜,吴国军队不过如此。
国书前去看望受伤的公孙挥。公孙挥满脸愧色,说:“大帅,末将无能,第一仗就受伤了,给你丢脸了。”
国书安慰说:“将军打得很勇敢,虽然不幸负伤,功劳还是挺大的。将在再军中养伤不便,本帅马上就安排送将军回齐国疗伤。”
随即安排车辆,派出士兵护送公孙挥和其他伤兵回国养伤。公孙挥幸亏受伤,在后来的大战中才免除一死。
艾陵之战,吴王夫差全歼齐国十万大军,是战争史上第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一仗显示了夫差高超的军事才能。不提。
且说胥门巢引领败军逃回大营,灰头土脸地进帐面见吴王,说:“君王,末将惭愧,与齐将公孙挥对战,虽然刺伤了他的大腿,但是后来齐军大部队赶到,我们被包围起来,后来拼死杀出重围。但这一仗折损兵力三千多人。初战失败。末将之过也。”
吴王大怒,指着胥门巢说:“你还有脸来见我。身为一个将军,在战场上不能审时度势。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你明知不能战而战之,白白损失数千士兵性命,这等无用之辈,要你何用,来人拉出去斩了!”
帐下武士冲上前来,就要捆绑胥门巢。伯嚭说:“且慢!”
武士退下。伯嚭知道,故意造成胥门巢小敗,这是吴王用兵的一个计谋。目的是造成齐军骄傲轻敌的情绪。其实是心理战的一个特殊安排。吴王要杀胥门巢也是做做样子,以树立君威,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出来打圆场。所以这个好人就由自己来做。
躬身施礼,说:“君王,胥门巢虽然战败,折损了数千兵将,但也刺伤了敌将公孙挥,败中有胜。初战失败,影响士气,理应重罚,但也有无法克服的因素,以一部之力对垒整个齐军,焉能不败?临阵斩杀大将,也是兵家大忌。请君王综合考虑,且绕过胥门巢一死,让其戴罪立功。一来彰显君王宽厚,二来也能鞭策将士杀敌奋勇。请君王准奏。”
胥门巢跪在地下,说:“臣在战场上,没能料到齐军大部队骤然而至,以致本部被困,导致损兵折将,大败而回。理当斩首。但臣未能死于战场,而受军法处死,臣之耻也。请君王饶臣不死,让臣再战,如果再失败了,臣当自裁以谢君王。”
吴王脸色稍微缓和,叱道:“你那颗人头,暂时先让在脖子上长着,如果以后再有败绩,提头来见。退下!”
胥门巢再拜谢恩,低头退下。
黄昏时分,吴王再一次带领众将察看地形。边走边说:“你们看,这里可以埋伏一支人马。”。走一阵又说:“这里也可以埋伏一支人马。”最后来到那片四面环山的开阔地,说:“这里就是国书的葬身之地。”
伯嚭说:“君王,歼敌之策已在心中,请君王把战略意图告诉大家,让众将心中有底,以便更好协调配合。”
吴王打马登上高处说:“各位将军,兵曰:上兵伐谋。吴军和齐军都有十万大军,力量差不多,如果我们按照常规那样两军对垒,摆兵布阵,正面厮杀,那会有什么结果?”
众将都看着吴王,等他说下去。吴王说:“那样打下去,没有赢家。我们来十万人马,最后不管胜了还是败了,能回去几人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必须得运用计谋战胜战胜齐军。”
吴王马
喜欢我是范蠡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