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杀头的同时,楚然还命令朱无视带领锦衣卫去那些大臣家里抄家。
抄了有两天,一共抄出三千万斤元石,还有不少名贵的武器、字画、珍宝等。
有人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震撼了不少人。
一时之间,京都百姓纷纷咂舌,吃惊不已。
没想到这些个贪官居然贪了这么多,心里对他们更是厌恶了。
同时,许多人称楚然为雄主、英主,认为大周复兴有望!
此事过去三日后,朝廷急缺人手,在补充人员的同时,楚然立刻颁布了科举制度。
凡是通过考试者,皆可为官。
楚然清楚,朝廷上所补充上来的官员大部分都是通过关系上任,有能力的人极少,参差不齐。
实行科举制度,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弊端。
楚然所颁布的科举制度,不是唐朝的科举制度,而是宋朝更加完善的科举制度。
唐朝的科举制度设置有主考官,考什么全由主考官说了算,哪些考生容易被朝廷的大臣所拉拢,形成各个党派,弊端极大。
宋朝的科举制度没有主考官,而是多了一门考试,殿试!
通俗来说,就是由皇帝出题,面对面考试,这样就变成了“天子门生”,从而不必担心拉拢形成党派。
命令下达,礼部很快在全国各地贴出布告,不少学子欣喜若狂。
因为,他们也可以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大周的繁华而尽自己的一份力了!
科举考试一共分为五场考试,从低到高分为;府试——院试——乡试(三年一次,又称秋闱。)——会试(次年举行,又称春闱。)——殿试。
题目全部都由楚然一手操办,让礼部那些人来出题,无非就是诗词之类,所以,楚然才会自己来出题。
不论是哪种考试,一共分为三大题类。
第一题类,关于作诗词方面的题型。
第二题类,关于算学方面的题型。
第三题类,问的是治国之道。
很多人就会好奇了,难道考了就一定能为官?
当然不一定!
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官员,但是你不考肯定不能为官!
由于科举制度刚刚形成,楚然打算给这些考生一点小福利,譬如你考过最基础的考试,府试的话,就能够免除税收一年。
当然,这只是限于科举制度刚刚形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入朝为官的一种政治手段而已。
往后只要越来越多人入朝为官,这项福利就会渐渐取消。
福利给多了,就会泛滥成灾的道理楚然还是明白的。
做完这一切后,楚然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当中——批改奏折!
这是一项脑力活!
考验你的耐心与毅力,同时还会耗费大量的精力。
楚然甚至都想使用唐朝的制度,譬如搞出个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出来,为自己分担一些负担。
但这也仅限于想想,楚然是不会去做的。
三省六部制虽好,但是无形中会削弱皇帝的权利。
在大周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中,楚然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话能全面贯彻,不然往后无法发展。
这个制度盛世用还好,乱世嘛……想想就好。
批改了一个时辰的奏折,还好楚然年轻,身体健康,不然还真吃不消。
而且不少奏折上面写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大部分都是御史们弹劾他人的奏折。
楚然看到之后,生气的骂道:“玛德,这叫什么事!看来日后要限制御史们风闻奏事的权利了,瞎几把搞,你们不嫌累我还嫌累呢!”
想到这,楚然又想起了锦衣卫。
前世历史中的明朝里的锦衣卫就是有和御史们类似的权利,专门对一些骂皇帝的大臣们用小本本记录下来,然后上交给皇帝。
不过后期中后期慢慢变味了……
“是不是可以用锦衣卫来代替御史呢?”楚然不禁想道。
御史的作用就是相当于前世现代的监察机构,有监察文武百官的职权。
但是在楚然看来,这个职位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干的闲职,朱无视组建的锦衣卫都比他们有用。
将这个想法埋在心里,楚然继续批改了一会儿奏折。
又过了一会儿,快接近晌午时分,年轻的小太监轻步走进了养心殿中。
“陛下!”
他轻声叫唤道。
楚然见到他,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好奇的问道:“小林子,找朕有何事?”
小林子就是年轻小太监的名字,太后专门为楚然挑选的贴身太监。
出于对太后的信任,楚然也没有拒绝。
“陛下,快临近中午了,太后让您过去一趟,一起用膳!”小林子躬身说道。
“吃饭?”
楚然眉头微微一皱,皇帝和家人吃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抛开那些繁琐的礼节不说,光光是这堆破事就足够皇帝麻烦的了,所以一般不是什么大事,太后是不会邀请儿子过去吃饭的。
“太后那边,有没有说,是因为什么事情?”楚然问道。
小林子笑着摇摇头道:“这个……奴才不知!”
楚然淡淡嗯了一声,放下手里的御笔,站起身来,松了松筋骨,走在前头道:“走吧!”
“是!”小林子恭敬跟在后头。
…………
一行人来到太后所在的宫殿,金凤殿中。
金凤殿坐在首座的是太后,两边还有几个雍容华贵的妇人,这些是上一任老皇
喜欢我有一座世界门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