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这段时间,就一直没消停过,先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兵祸,接着,大魏的顶梁柱,国朝的顶梁柱,曹老大去了,现在,邺城里的眼尖的百姓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军士以及各地探马开始慢慢出现在邺城。
不明所以的他们越来越慌,于是乎,很多人开始拖家带口的想要离去。
对此,收到消息的曹洪下令金吾卫一律开绿灯,放行,不过,也不能乱放,由夏侯惇和夏侯渊率领的青州军团开始在邺城周边新建村落,用以安排这些离开邺城的人。
也就相当于从城市到农村去,分地的那种,也就让这些人并没有怨言,老曹家的信用还是不错的,虽然还不在手中握着,不过这些个百姓还是相信曹丕这个新任魏王的。
到了现在,几乎可以说,邺城里面空出来了很多地方,方便曹丕实施他对世家们的要求,简单说,地盘我已经清好了,你们赶紧的准备过来吧。
实际上,世家们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行动,不过,他们也在等曹丕的动作。
建安二十五年,临近年节的时候,距离曹丕登上魏王的位置不过区区两个月,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御史台的华歆,又玩出了新花样,直接在一次朝会上直言,天下苦汉久矣,为了国朝未来,希望魏王能够承天命,改大统,简单说就是,您老赶紧变成天子吧,把刘协那扯后腿的犊子赶走,咱们也好再进一步。
话说,曹丕还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看着一众沉默的重臣,以及激烈反对的姐姐曹节,曹丕只能下令把华歆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那些个重臣之所以不说话,是出于谨慎,凡事总不能大佬直接下场,总要有冲锋陷阵的小弟先出头才行,大佬下场的时候,那一般都是局势基本上可以确定了的时候。
所以,华歆就悲剧了,司马懿就开心了,这空了一个御史的位置,那就可以换上一个自己人嘛。
至少蒯良都已经找过黄襄诉苦了,堂堂一个御史中丞连和姜冏和华歆一道,居然被一个架空了的御史大夫司马懿压得喘不过气。
黄襄只能好言相劝,事实说明,御史台已经基本不属于黄襄了。
“大司马。”
夜晚,黄襄独自来到大牢中,看望华歆这个悲剧孩子。
“子鱼,今天有些冲动了。”黄襄轻轻说了一句。
华歆的脸胀得通红,显然,这是黄襄对他擅自作出决定有些不满了。
作为紧跟着黄襄的人,华歆这样做确实过了点,其实他也只是想更进一步的,哪知道,把自己弄进来了。
只见华歆跪倒在地,嘶哑着声音说道:“大司马恕罪,歆有罪。”
啥都不说,先认错再说,这就让黄襄比较满意了,甭管真假,这态度就很好,很多时候,领导并不是想听你解释什么,而是要看你的态度。
黄襄连忙拉起华歆,安抚着说道:“子鱼过了,不必如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先在这里待几天,到时候,我自然会把你弄出去,不过,以后你肯定去不了御史台了。”
华歆脸色倒是不变,喜行不言于色这才是一个人的涵养。
“到时候,你去尚书台吧,荀顗那厮,本帅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你明白?”
华歆马上表态:“大司马且放心吧,歆知晓该如何做。”
于是大家皆大欢喜。
十五日后。
徐州琅邪郡、广陵郡,兖州等地到处有郡守上旨,言有河图洛书出水,黄龙飞舞,总之就是各种祥瑞都闲得慌,非要出来溜达溜达,用来彰显存在感。
那么这个时候,作为魏国扛把子曹丕就应该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这种花样自然是黄襄暗地里指使他们去做的,徐州作为被曹老大伤害最深的地方,按理说这种事儿他们肯定是不会掺合的,非但不会掺合,甚至还要义正严辞的反驳,不过,作为有‘上进心’的世家们,那纯粹有奶便是娘,想要在各种场合都有发言权,这种从龙之功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至于兖州,那是曹老大的本家,这种消息只要传来出,曹氏本家绝对是举四只手支持的。
所以,当消息传到邺城之后,邺城再一次成为中心焦点。
朝堂上,已经成为了曹丕的一言堂,唯一激烈反对的人居然是曹丕的姐姐,也就是刘协的皇后,你敢信?
这确实是真的,所谓出嫁随夫么,曹节在这一点上还是做得很好的。
“子桓,你都已经是魏王了,还待如何?要致我曹家于何地?”曹节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这只是姐姐对弟弟的话语。
“皇后,臣不敢,皇后言重了。”曹丕倒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不过语气还好。
曹丕不说,自然有人会反驳她。
这不,一位散骑常侍站了出来,说道:“皇后此言差矣,魏王乃是天命所归,非人力可敌,况皇后作为天子之妻,一国之母,当劝解天子,顺从民意,否则恐有大患。”
听听这话说的,还民意,普通老百姓才不管谁做天子,反正谁做都和他们没关系,只要能过安稳的日子,他们就满足了。
这年头,能够议论时事的,都是世家大族或者豪强的子弟们,在黄襄死命压制纸张产量的现在,没多少人读得起书。
区区一个曹节来反驳,根本无伤大雅,也就是因为她是曹丕的姐姐了,否则,诸位大臣们有的是办法教她做人。
紧接着,重臣们开始发言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尚书台
喜欢无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