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殿上的老臣诉说着自己的心意,于此多事之秋,以此多病之躯,勉强支撑着。霜染两鬓的老臣也好,更替了君主的土地也好,他们都不曾想过会因此出师一表而闻名于世,将此忠义之典范约束后人。只是“感先帝之殊遇”,对于陛下个人而言,并没有值得老臣效忠于他的理由。先帝的恩义还未报答却中道崩殂,老臣的报恩只能寄托在先帝的继承者——现在的陛下身上。陛下个人的意愿,在先帝与老臣的事迹下,显得无足轻重。
人微言轻的皇帝,与义帝倒有几分相似。不过陛下的“汉”,虽然被千年之后的人当作是正统,但的确是自立的伪朝廷,并没有按继承权来得到原来汉皇帝的地位,也没有通过前任皇帝禅让这样正规的仪式得到权力。义帝的“楚”,虽然被史书一笔带过,在讲这片土地的通史时可以不存在,但义帝是正统,他以怀王之孙的血统继承国家,以义帝的身份得到诸侯的拥戴,没有正当的理由可以剥夺他的权力地位。对此,老臣是不能往这个方向去想的,轮回转世之后的葛天明也绝对不会承认。
“小鱼~我回来啦~我们合奏吧~《诗经》可以吗?我记得你以前用钢琴弹过其中的一首的~”葛天氏的首领带着几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女回到了周瑜的身边。
“《采葛》。”周瑜拨了拨琴弦,弹了一小段有标志性的旋律。
“对对对~就是这个!她们说会唱这首,也会舞蹈。这首我也学过,我们可以试着配一下~”
“嗯,可以试试。”男装的少女重新调了一下音,五弦的音色平和而自由,没有文王的约束,也没有武王的斗志,只是五音相错,自成曲调。
在五弦与骨笛的合奏中,少女们执牛尾而舞蹈,吟唱诗歌,迎接新年。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秦历正月,皇帝与皇后忙于各种祭祀以及接见前来朝贺的地方豪族与宗族中庶出旁支的子弟们,分身乏术。项氏思念皇后,向皇后献上了税收、贡品以及男女各十口。前来朝见的楚地豪族之一的项子,因其相貌出众、臂力过人,又是曾经照顾过皇后的亲戚,被皇帝看中留下帮忙。据说项子天生异象,目有重瞳,与传说中的舜一样。宫中的人都趁着能与项子接触的机会偷偷看他的眼睛,项子本人察觉了,心中不快,但碍于皇后的颜面不好发作,只能佯装不知。本以为可以看到一只眼睛有两只黑眼珠的奇特相貌,事实上却没有那么奇特。项子看上去与常人无异,目光有些可怕,让人不敢长时间与他对视。只有皇后知道,项子真的有重瞳。项子不是一目两眸,而是瞳中有瞳,皇后也是在来秦帝国前,长期与项子同寝同食才发现的。
也有好事者听说项子神力,要他将祭祀用的鼎举起来看看。但在项子打算去举鼎之前,得到消息的郎中令赵高赶到现场,给好事者和项子讲了一个故事:“吾先君武王有力,尝与孟说举鼎,绝膑而死。子有力,欲从武王邪?”听了这个武王举鼎的故事,以及郎中令的言外之意,项子打消了举鼎的念头,并向郎中令道歉以及感谢郎中令的良言。好事者与围观者们也被郎中令收了每人一捆供奉宗庙的柴作为挑唆项子举鼎的惩罚,引以为戒,不再生事。项子也主动交了一捆柴供奉宗庙。祭祀用的鼎也多了另一种纪念意义,始皇帝听说后命人在鼎上刻上“项子举鼎”这四个字,纪念这个事件,警示后人。
项氏献上的庶士、庶羋也填补了宫中空缺的职位,加入忙碌的队伍中,宫中传言这些人因为皇后的亲戚才会得到职位,心中不服却不敢得罪。郎中令对这些庶士、庶羋一视同仁,没有因为是外来的而怠慢,也没有因为是皇后的亲戚而偏袒。对于郎中令来说,只要现在能用就行,至于出身、亲缘、以前的经历之类的东西,完全不用考虑。
在朝见的人中,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那是一个八岁的男孩,他带着一位周王姬到了咸阳,他正是葛天氏的首领葛天明。这是自秦帝国开国以来葛天氏第一次来朝,也是自始皇帝即位以来第一次有周王姬入朝。史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详细地记录下了这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甚至还为它作了诗,以便日后教化世人。尽管这段历史并不存在,这些记载也不能流传后世,他们自身也并不知情。
葛天氏受到了相当于庶方小侯的礼遇,周王姬收到了相当于诸侯的礼遇,他们在经过始皇帝同意之后留下,一起参加祭祀。周王姬擅长五弦,虽说是王姬却无论文、武二王,只知陶唐氏,对周王室的光辉事迹并无留恋,只当不知。葛天氏的单孔骨笛更是秦人没有见过的。一般的骨笛是由细长的鹤腿骨凿多个孔,以孔的位置定音。葛天氏的骨笛则不同,只有一个孔,音的变化需要技巧。即使是在这个时代,也是绝技。
大子扶胥承担了嗣子的责任,十八子为副手,由治粟内史和郎中令辅佐。治粟内史蒙恬和郎中令赵高处得不好。作为上卿毅的长兄,在情感上与亲缘上,蒙恬不可能与和兄弟不和的人愉快相处。赵高也看不上这种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长大,又靠家族得到地位的人,虽然他觉得蒙恬还算是个能用的,但人家不想和他
喜欢啊,我的主君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