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二年九月二十二,西都江宁,武国公府。
一排手持托盘的丫鬟恭敬温顺的站在前厅,托盘内装有各式衣裙和珠钗,秋装、冬装,襦裙、交领,珠钗、花饰,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位三十左右的贵妇正挨个儿检查,时不时跟身后嬷嬷商酌几句,屋子里站满了人。
“嬷嬷,你说瑗丫头会喜欢这些款式、颜色吗?她离家这么多年,我也不知是否合她喜好。万一她不喜欢,那可怎么办呀。”郭夫人神色担忧,望向临惜嬷嬷。
自从得知郭瑗要回江宁后,郭夫人是满心欢喜,四处奔走准备,收拾房屋,备置衣裙,事事亲力亲为,就连伺候的丫鬟也要亲自为其挑选,那是一刻也停不下来,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她的宝贝儿侄女儿回来,满心期待,同样也满心担忧。
临惜嬷嬷笑道:“夫人啊,您不用这么紧张,这些啊都是好的,很适合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再说,少夫人不也说了,瑗姑娘啊没这么挑剔~”
一旁抱着孩子的沈东榆也笑着应道:“母亲,临惜嬷嬷说的对,媛儿性子简单的很,没有这么多要求的,您要是再不放心,不如等她回来,让她自个儿来挑。”
郭夫人拿起一件襦裙,左看右看,“性子简单,也不能穿的简单呀,她在外面得受多少苦啊,回了家,怎么着也得舒舒服服的。来,东榆啊,你来看看这件襦裙怎么样,我瞧着这款式新颖大方,应该很适合瑗儿,正好等她及笄后穿。”
沈东榆将孩子交给乳母,走上前去,看了看,道:“嗯,我也觉得这件不错,正好适合现在这个天气,不过…我记得瑗儿是十月底才及笄,等那时候天气都凉了,应该穿不得了…”
郭夫人一拍手道:“哎呀,瞧我这个记性,孩子生辰的记不住。那就先放着好了,在看看别的…东榆啊,你看这些,瑗儿会喜欢吗?”
沈东榆扫视一番,道:“我瞧着瑗儿喜欢素净些的颜色,倒是很少穿太过鲜艳的衣裙,不过嘛,穿的少也不代表着她不喜欢,可能觉得在外面穿这种颜色太招眼呢。”
临惜嬷嬷道:“小姑娘嘛,就是应该穿些鲜艳的颜色,我觉得少夫人说的在理,倒是可以让瑗姑娘尝试下,说不定她会很喜欢呢。”
郭夫人点点头,觉得也对,便摆摆手道:“那就先这样吧,把衣裙重新整理了,直接放在瑗儿的房里,一定要摆放好,不要压皱了。”
“是”
众丫鬟福身一一退下。
正巧郭钰从外进来,虽然不是一天两天看到这番架势了,但还是不免有些惊讶,“母亲,您还在给瑗儿准备衣服吗?您准备的衣服都够她穿几年了!”郭钰看见母亲这副模样,觉得好笑,俊秀的脸庞多了丝暖色。
郭夫人瞧见刚进来的儿子,挥手道:“来,子怀,要不你来给你妹妹看看,方才我拉着东榆看了半天,也没什么好主意。”
郭钰一听,连忙摆手,笑道:“这方面我可没什么见解,母亲觉得好便可,瑗儿也不是个挑剔的人。”
郭夫人坐下,端起茶,没好气道:“你们啊,就只会说这句话,人家瑗儿不挑剔怎么了,就不给她挑最好的了吗,你们这些人啊,就是懒,妹妹的事儿都不上心,真是白疼你们了…”
郭钰无奈笑了笑,冲妻子使了个眼色,东榆立即会意,带着乳娘和一众丫鬟婆子便下去了。
郭夫人喝着茶,眼角瞥到儿媳妇带着丫鬟们都下去了,奇怪道:“诶干嘛,子怀啊,怎么让东榆走了…”
话还没说完,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母亲,我回来了。”
郭夫人一抬头,看见来人瞬间愣住了,拿着茶盏的手定在半空中。
大街上,人流攒动,因为临近中秋的缘故,百姓们纷纷上街购置物品,准备家人团圆。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但江宁街上仍旧热闹非凡,阿瑗所位于的庆德大道乃是都城主干道,更是繁华。
为了赶路,阿瑗今儿个穿了身利索的行头,身着月白半纱小襦裙,青丝披肩,只于耳鬓边取了几缕头发编成小辫儿束于脑后,发间配了三两点白铃铛花,耳上着同色碎星耳饰,整个看起来简单大方,但却略显素净,一下子便淹没在繁华人海中。
阿瑗特别爱吃甜食,进城没多久手上就多了几包点心,药膳酥、胡麻小饼和绿豆千层糕。阿瑗把包袱挎在手臂上,边吃点心边往前走,左右顾盼,不禁发出感叹,不愧是都城,就是热闹,她似乎已经可以想象到中秋那天的盛况了。
“听说这几天六月春爆满,那是座无虚席啊!”
“那是当然,怎么说这也算是西都第一酒楼了,这一过节,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可不都要宴请宾客!”
“要说老板娘也是挺有远见,这往前推个十年,谁能想到六月春也会这么火!”
阿瑗听前面几个人说道,抬头一望,六月春三个大字明晃晃映入眼帘,角楼建筑,一丈多高,装饰古朴,却气派十足!
从阿瑗这个角度抬头往上看,觉得六月春就像直入云顶一般,阿瑗不禁感叹,这家老板真是豪气,光从高度看,都可以乘高摘星了!
“哎哟!”
阿瑗这边还陶醉在六月春的气派之中,一不留神就给后面的人撞了下,重心不稳一下就跪在地上了,点心包掉在地上,滴溜溜滚了几圈。
阿瑗吃痛,街上人太多了,她揉了下膝盖,就想着
喜欢梦剪三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