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有古镇名祈春镇,原名其实是石洞,八几年一场特大暴雨将石洞镇淹了三天三夜,水一退去,质朴的村民们便将其更名为祈春。祈春三面环青山,一条浅浅的河悠悠横亘在古镇之间,四季变化的不甚明显,百年来也只发生过这一次灾难。盎然徽派古镇,这一隅,本该就有一个人绵长缱绻的故事。
八月中旬,原本蓝白分明的天近些日子有些阴翳和闷热,云朵压低成一片片,这天气是憋着雨了。
叶年提着一双湿哒哒的球鞋,摆放到院子里阳光最好的台阶上。
还有半个月开学,总要提前准备着,刷好了一双鞋,叶年略有些长的黑发被汗水打湿,白t恤上也扑棱上一滴滴水。
放好了鞋,少年转身慢悠悠上了二楼,惬意地支着脑袋,百无聊赖抵在窗口上,并不强烈的阳光映在他脸上,夏季的太阳没有将少年的肤色变黑,反而映衬的他愈发白净。
这种独自一个人呆着并且被并不灼热的阳光照着的感觉,叶年非常享受。这种时候,大脑就会打开,思路就好像破茧成蝶,悠悠的飘走了,平时想不开的一下子就想开了,想得开的想的更开了。
啊,老年生活啊。
“小年,快下来,咱邻居回来了!”母亲的声音在家门口响起。
叶年怔了一下,随后一阵拉杆箱轮子骨碌碌的声音在不远处的羊肠窄路上传开。
叶年家左右都有房子。北面是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宋家,家里两个娃娃,老大宋寻已经成年,老二宋迁还不足三岁。而南面的一家子却没有人住。
母亲的一句“邻居回来了”让叶年有些意外,按理说四世同堂的一家子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回家不稀奇,母亲也不必喊自己下楼迎接。
难道,是南面常年失踪的齐家回来了?
叶年抓了抓头发,脑海中关于南面一家的印象忽忽悠悠的飘了出来。白净的脸颊竟有些微微泛红起来。
在叶年还未上小学时,南面是有人居住的,一家三口,男孩名叫齐司,比叶年大三个月。
小时候的叶年有圆圆又白皙小脸,头发剪的也不及时,柔软的黑发一长长,叶母就拿小皮筋扎起,看起来格外像又软又可爱的小女孩。
宋寻比叶年大三岁,是个不太怎么爱说话的孩子头儿,常常带领其他调皮捣蛋的男孩一起捉弄叶年,揪他小辫子,说他是个扭捏的小姑娘。
整个祈春的小孩里面,只有齐司不欺负这个白净的小男孩,甚至还处处护着他,用自己尚未坚硬的小拳头帮他挡住一波一波来自其他孩子的戏弄。
长此以往,齐司是叶年唯一的朋友,齐司由于护着叶年,朋友也很少。孩子的感情总是纯真的,你投之以桃,我把我整颗心都给你。
叶年的幼儿园时光,基本是和齐司一起度过的。镇上有家公立幼儿园,大部分孩子都在那里上幼儿园,齐司和叶年也不例外。小小的木桌两张两张靠在一起,丢三落四的叶年时常忘记带启蒙课本,就跟齐司靠在一块看一本。在叶年的记忆里,齐司是个很会照顾人的哥哥,幼儿园经常组织一些小活动,一年开春郊游,半夜叶年起来上厕所,不知怎么齐司也起来了,还给他披上了一件小外套。这些一个个的小举动,叶年却记得非常清楚。
“小年,快点下来呀!”母亲的声音把叶年的记忆中断了。
“马上下去!”叶年应了一声,走下了楼梯。
出了自家门口,几步远的南边齐家门口摆着几个行李箱,母亲正在门口跟一个微胖的中年女人说话,见叶年走过来,母亲忙介绍:“这是赵阿姨,快问好。”
“阿姨好。”叶年微笑着点了点头。
“哎好,小年比齐司年纪要小几岁吧。”赵阿姨说。
“......一样大,我比他大两个月。”叶年笑了下。说起来,叶年虽然比齐司大两个月,但是从小时候开始,齐司就比叶年长得高,被很多人认为他是叶年的哥哥。
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比自己高啊。
长得高就是占便宜。
赵阿姨是齐司的保姆,齐家离开祈春后她一直照顾着齐司。
“你们今天来我们家吃饭吧,刚回来冷锅冷灶的也没法做饭。”母亲说。
“谢谢,真的麻烦你们了。”赵阿姨说。
“没事儿,以后都是邻居了。”母亲笑笑。
叶年的母亲是一个善良慈祥的中年女人,与父亲截然相反,若没有母亲,叶年觉得自己现在或许是个人渣,或许已经死了。
“小司在屋里,你们好多年没见大概都要生疏了。我先去做饭,赵姐你歇着。”
“千万别,我做了大半辈子饭了。小年,你去找齐司吧,我和你妈先走了。”
叶年应了声好,目送母亲和赵阿姨进了自家门。
然后下一步就该是见九年没有见过的朋友了,不知为何有点忐忑。
刚才怎么没见他出来?
进了齐家大门,地上铺满落叶,一股多年没有人住的颓败气息扑面而来。
屋里们开着,叶年轻手轻脚走了进去,一个人半躺在沙发上闭着眼,颓废的气息和荒废已久的院子倒很搭......
从叶年的角度看到的是颓废人的侧脸,鼻梁高挺,侧面轮廓还挺完美。那人听见进门声皱起了眉睁开眼看向叶年。
叶年刚想开口打声招呼,一时间有点说不出话来。要是在大街上碰到,绝对认不出来这是自己的童年玩伴。虽然很
喜欢负隅向阳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