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听罢,心中疑惑:若是释放俘虏的蕃兵,按照公文来往所需的日程来算,单程再快的话,也需要五六天。一来一回的话,就需要十天出头。这还是特别紧急的军报,所需的时间。一般的牒文,不可能有这个速度的。
现在距离凉州军府,呈请释放蕃兵俘虏的公牒发出时间,不过十余日。按照牒报的等级来看,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既然不是这个信息,但崔希逸又是满脸笑容,是为什么呢?
既然一时没有猜出,宋通只好笑着拱手问道:“大使,何事如此开心?”
崔希逸见宋通疑惑,也并不直接解惑。
他先笑着说“朝廷派人来慰问”,再又念出一首诗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听到这首王维的诗作,宋通猛然想起:按照史书记载,王维于今年前来河西劳军慰问。
当然,史书里的所谓慰问很是潦草,甚至带有斥责的意味——李隆基赏赐崔希逸几只金酒壶,其中一只的壶底,镌刻着金城公主的字样。和亲吐蕃的金城公主,此时仍然生活在逻些。
这就表明,李隆基对于崔希逸没能查问明白,就贸然听从了赵惠琮的矫诏而出兵蕃地。即便获胜,也因为双方日后必然发生连续的征战而不满。
但是,现在不一样啦!
崔希逸率兵进攻吐蕃,不禁将赵惠琮矫诏的事实立刻查明呈报了朝廷,更还获得了连续的大胜!而且,又还继续向朝廷申明随后的意图,希望在朝廷的认可与支持下,一举解决与吐蕃的相处问题。
虽然朝廷内部因为多种意见的纷争,暂时仍没有明确答复。但此时派王维前来,已经不是史书记载的质问,而是真切地慰问。
听到崔希逸的话,宋通立刻带着敬仰的神情说道:“陛下派王摩诘前来了!”
崔希逸见他说出谜底,也是笑个不停。稍后,他又慨叹着数道:“王摩诘前来,虽然是我们的喜事,但却是他的不幸。”
之所以他这样说,是因为王维此时,并不受到朝中贵人,以及皇帝李隆基的喜爱。即如此次,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来边地,看起来很荣耀。但其实不过是,受到朝中不喜欢他的人排挤罢了。
宋通虽然也是暗叹,但毕竟可以见到这个生性淡泊、诗作空灵的名人,心里先生出“追星”的念头。
“既然如此,”宋通笑看着崔希逸说道,“不如就留下王摩诘在河西军府。这样,他既能得到相对长安任职好得多的俸料,再因为边地立功机会多,对他日后的升迁也是有利。再者,又还能多与他盘桓。”
见宋通此时急切的神态,崔希逸也是开心不已。点头答应之后,他又带着一些遗憾说道:“近来,几处戍堡都有巡视的必要,也是早就安排好的。尤其是哥舒翰暂时驻扎的大斗拔谷的神武营,也需要前去慰问。”
宋通知道,此次作战的获胜,虽然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而且官将们也首先获得了升职。可是普通兵士们的赏赐,却仍没有明确发放。
崔希逸从署衙,以及自己的俸料中,挤出来一些粮帛、缗钱散发了一些。但兵士们除了感谢他个人之外,对于来自朝廷的赏赐,仍是满怀期待。
因此,尤其是大斗拔谷中的参战兵士,肯定会有急切盼望得到赏赐,又转而生发出来的或明或暗的埋怨。
虽然神武营一直由营将梁和镇守,但对于兵士们这些牢骚、埋怨,也感到颇为棘手。因为毕竟士兵们的确立下战功,所以这些负面情绪,只能宽慰引导,而不能强行压制。
梁和虽然与兵士相处熟识,但也或许正因如此,兵士们也就更多地将心中不满,一一倾倒出来。
按说多交流也是好事,但神武营地处大斗拔谷的前沿,对于士兵们的士气,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身为大斗军副使的哥舒翰,也亲自前去安抚。
崔希逸得知此事,当然也不敢忽视。因此,借着巡视的机会,他也要亲自前去神武营,给予士兵们以关怀。
想到这里,宋通连忙请示崔希逸,是否需要跟从。
崔希逸摆手说道:“不必。你先处置好自己的事务,再去天雷场那边巡看一下。然后,”
说着,他就笑了起来:“你前去迎接王摩诘,既是礼仪的必要,也对于朝廷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慰问,先有个准备。”
宋通听了暗道:还用说吗——王维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作,就是记录此次河西之行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单车欲问边”,王摩诘随行车辆虽然不一定就是一辆,但不多也是肯定的。
这首诗作,王维暂时还没写出,宋通也自然不敢先行对崔希逸说出来。
连忙拱手应诺,宋通连声说道:“大使安心巡视边务,宋某定当做好自分内之事。然后,立刻前去迎接王拾遗!”
王维任职过右拾遗,这个只是八品官阶的小官,却因为可以直接向皇帝建言,而有“清要”的美誉。
但也正因此,王维得罪了朝中的贵人,才明升暗贬地被派来宣慰边军。
崔希逸对于宋通的承诺,当然是极为放心的。
已经明确之后,宋通就去通知阿史那博恒,让他尽快准备崔希逸出行的仪仗。
安排好之后,宋通再回去家宅。见到夫君回来,崔静怡喜悦万分。两人吃罢晚饭,宋通虽然不舍娇妻,但也只得说出要去天雷场察看,以及要迎接王维的事。
喜欢一枪刺回大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