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绾也没反客为主,只是很低调的带着刘彻快步走到末座。那些老师些见状也没有人多嘴。
刘彻的身份他们都知道不简单,虽然不是很确定,不过聪明的人却猜到了些什么。如若说刘彻是田家的人打死他们都不信,王允和田家不和他们也听见一些风声。
以前田家对王家的欺辱稍微有心打听一下便知道,连王母李氏的亲哥哥的儿子来到槐里学校都只能住校。但是这位所谓“田彻”却每日同王允一起回到王府休息,每日王允那怕公社有事来不了也要安排旺财亲自把他送到学校。
其中的宠爱可见一斑,再加上这位老者先前找王允的几位老师说了王允是陪这位老者才拖延的。再加上这位老者按照他自己所说他只是这位“田彻”公子的老师。
能让他们如此得宠的侯爷都如此这般对待的,肯定不可能是那个所谓的田家了。除了那个“皇家”,他们想不到有谁有这样的面子。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人揭穿,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想法,他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坐在第一排的王允看了看自己脚边的小墩子,王允嘴角微扬。这个小墩子陪了他几年,以前的他太矮,每次开会总要用这个小墩子垫着下面的人才能看的到他的腰身。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但是王允却一直都没有将它丢掉,他不提,自然没人敢丢。
“去吧,这就是今天的开会主题。”
王允将手中的纸递给司马相如,对着他说到。
司马相如看了看,点点头走上去在黑板上写到:“教师的使命是什么”
一直这些主题都是文字都是司马相如在写,王允已经写了三四年的黑板字了,他的黑板字自然不差,不过因为身高问题一直都是司马相如在代笔。不然写个字展下小墩子影响还真不好。
写完字后司马相如转身,“老师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天的大会主题。”
“昔仲尼,师项橐(tou,二声),古圣贤,尚勤学。”
三字经王允早就加入了学生们的启蒙课程,虽不完善,不过也足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可是师是什么我们又是否思考过?师又为什么被称为师?我想校长今天开这个会的问题是想让我们更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定位吧,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老师。”
此时后排传来刘彻的低语“我可不是......”
不过他说的很小声,甚至旁边的卫绾都没有听见。
“作为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我想校长应该有很多的话要说。下面我们掌声有请校长上台讲话。”
“啪啪啪,啪啪啪,。。。。。。”
其实几年前的校会不是这样的,不过因为王允总觉得平平淡淡的议论总觉得没什么意思。渐渐的,在他私底下找司马相如“沟通”了几次后渐渐的现在的校会就发展成了这样。
“我这么牛逼的人,那必须得有配得上我的仪式才对嘛。”这是王允心底的话。
注①“当下老师的使命是什么?长久以来,一些人认为老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这种观点是否有偏差?老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便开始今天的大会吧。”
“这是我的一些想法,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一生负责任。”
“今天老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这个社稷尽一个民众的责任。
每一代的老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但老师使命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那就是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一个事业。
孔子为什么会说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因为教导学生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老师要经常自问。尽管学生不完全被老师所左右,但老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
一个老师有可能对儿童、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的时刻会想到这位老师。这样的老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老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其次,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
长久以来,人们对老师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老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他的任务被认为就是教识字、读书、写字……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老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教育是丰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
老师的创造还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个转化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
《管子·权修》有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培养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
为什么孔子门下三千会有七十二贤?因为孔子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老师,他根据学生的特长去引导他们,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完善学生的人格。
老师的创造性表现在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就会与他的上
喜欢强汉从传道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