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天下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上了战场,双方扎下大营,面对面一决胜负。
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至难事也。
周义来到这个时代也没少打仗,但是真正的与敌军摆开阵势对决,严格意义上是第一次。无论是之前的突袭匈奴,火烧王庭;还是临危受命,平定黄巾,都有很多计谋的成分。是在占据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下才出征的,是做到了先胜后战的。
可是这次不同,一对一,正面刚。
和门相对,将合而争利,兵家难事也。
到了这个时候,兵法基本山都是扯淡。
兵法说什么,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出兵,让他自己投降。
即使非打不可,也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先预演,用五事七计来计算,赢面比较大的时候再打。
上战场之前也要排兵布阵,应用奇正之变,使自己的军势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变幻无穷,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
还要应用虚实之道,调动敌人在自己规定的时间,行军到自己规定的地点,我军以逸待劳,以实击虚,以石击卵,打敌人个落花流水。
可是这怎么可能,你懂得,敌人也懂;你会的,敌人也会;你在做的,敌人也在做。无论战前怎么的排兵布阵,斗智斗勇,到最后上了战场,还是要真刀真枪刚上一场。
就好比足球比赛,无论你射门前假动作再多,动作在华丽,晃到了多少人,如果临门一脚踢飞了,一切白搭。没有人可以靠假动作赢得比赛。
所以太祖说过:“上了战场,兵法全忘了。”
狭路相逢勇着胜,敢于亮剑,正面刚,莫认怂。
辽西军要为主帅报仇,求战心切;
辽东军初入战场,如初生牛犊;
右北平饱受乌桓侵扰,为平边患士卒视死如归。
三军气势如虹,斗志高涨,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白马军团首先发起冲锋,辽西骑兵紧随其后,伴随着冲锋的是漫天的箭雨。三千弩兵两轮骑射之后,冲锋的部队就会短兵相接。
如过可以从战场上的上空俯瞰,就会看到两支大军,如冲击波一样相撞在一起,然后泯灭,泯灭,直到相容在一起互相厮杀起来。
“真猛士也,白马义从不愧是公孙将军带出来的骑兵。”中军台上,周义看着英勇冲锋的白马义从,由衷的发出一声敬畏的感叹。
“德仁兄过奖了,此战还要仰仗德仁兄。”公孙瓒闲不住,非要和周义一起观看战斗。这毕竟是关乎公孙瓒命运的一场战斗,周义也就随了公孙瓒的要求。并且公孙瓒毕竟是白马义从的主帅,也能提高士气。
两轮箭雨射完之后,周义传令,弓弩部队前移到刚才骑兵所在的位置。用抛物射法攻击乌桓人的后军和中军。
乌桓的中军中,丘力居看到大汉的弓弩如蝗虫一样从天上飞来,忍不住的直骂脏话:“什么时候汉人的弩箭可以用射这么远了。可恶的姓周的汉家小子,三番五次坏我好事。”
心中咒骂归咒骂,也得下令让后军兵线散开,密集的冲锋阵型就是弩箭的靶子。可是中军无法移动,只得用盾牌死死的顶住。
至于汉人的弩箭为什么射的远了,当让是周义到了辽东之后,除了改善羊毛制品的工艺之外。周义还把弓弩的制作工艺做了小小的改动,没太大的功效,就是弩箭可以在天上多飞一会。
骑兵的冲锋优势被对冲掉之后,右北平的步兵也迅速被周义派上战场。
乌桓人后军的冲锋阵型已经散开,冲锋的威力不如原来,步兵足矣可以应对。
指挥右北平军队进入战场的并不是之前周义见到的陈姓将领,而是一个更为年长的都尉。
骑兵速度降下来之后,也只是靠着个人的能力在战斗,可是右北平步兵不同。进入战场,就是以一个小队一个小队为单位的。每个士兵之间配合,更为默契,结为战阵。而小战阵汇成一个大战阵。有条不紊,进退有序。
周义眼前一亮,没想到右北平还有如此人才,步卒还有如此战力。怪不得,战前右北平的陈校尉信誓旦旦的说,右北平士卒可以独当一军。
“公孙将军,你可知右北平指挥战斗的是何人。”周不认识那个人,公孙瓒应该认识吧。
“我也不知识何人,不过看他指挥战斗,张弛有度,镇定自如,应该不是无名之辈。”没想到公孙瓒也不认识。
不知道是谁没关系,这可是大大的加强了汉军的战力。足以改变战场的格局,让战场的形式渐渐的向大汉倾斜。
丘力居几次想把后军从新组成冲锋的战阵,可是都被周义的弩兵部队打散。如果以散兵的形式冲进战场,会被汉人步兵一个一个吃掉。
最后丘力居狠下心来,带着多伤亡的决心,让部队强行集结。只要冲锋起来,进入战场,和敌人混战在一起弓弩就不再起作用。
“德仁,乌桓人的后备力量可是要动了。”公孙瓒对战场的观察还是有的,乌桓后军刚有集结的苗头,公孙瓒就发现了。
“伯奎真是好眼力,也到了一绝胜负的时候了。”说完,周义传令辽东骑兵出击。
辽东骑兵不多,只有两千人,作为后备力量。赵云和张飞带一个千人队,颜良和文丑带一个千人队,早就跃跃欲试
喜欢三国创业日记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