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亲疏远近这句话,张家小叔张治邦真正是刻骨铭心,他和肖琳的父亲是同父不同母的兄弟。他的母亲即是谢雄的奶奶,在谢家生下二个儿子,谢清泉和谢清茗。谢雄的爷爷死后,再改嫁到张家做肖琳父亲的后妈,又生下他。
*中,张家因为是地主,张家老少变成封建主义的残渣余孽,被呼喊着革命口号的“造反”青年,拉扯着戴高帽子游街示众。
红卫兵小将王为民(即王子安的老子),率领手下将张家老宅掘地三尺,试图挖出传说中的金砖,金元宝,金条,银锭,可是除了几个长绿苔的铜钱,就连银圆(俗称袁大头)也没见到一个。王为民派人将肖琳的爷爷带到城外河滩,指着事先挖掘的沙坑,言称藏金地点,你再不坦白交待,我们就活活埋葬了你。
肖琳的爷爷痛哭流涕,高喊冤屈,跪拜在地,哀求饶命。
王为民不为所动,指挥手下,先把他五花大绑,再推入坑内,令其站立不允动,后一齐扬揪,往坑里填沙。填至其胸口,停揪盘问,未见藏金图,再填土至脖子,见他口不能喘,眼不翻,再扒土至胸口,容他喘气均匀,再持揪拷问。
如此再三,未曾听到满意招供,王为民逐改变策略,把鞭炮当围巾绕在他脖子上,然后点燃,跑开。
这样反复五六次,终无结果,他被当成反动典型,关在革委会的暗房里严刑拷打,用带钢钉的皮鞭抽,一番轮流抽,皮开肉裂,二番连环抽血肉模糊,又用开水烫。
最后,痛苦不堪的他,一根裤带吊死在窗前。
张家被抄家,人被扫地出门,母亲便带着年少的他回了谢家。在谢河畈安置落户后,母子像其他社员一样,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母亲一个劳动日记七分,他记五分,获取生产队的劳动分红。当时,口粮与分红,施行的是人六劳四,母子也按人头分到二块菜地。
谢河畈依上面的政策,给社员分一些“自留地”,也允许社员到不毛之地去垦荒。劳动力多的人家喜得眉开眼笑,从生产队收工便一头扎进乱石岗,荒山荒滩,披星戴月地开荒种粮,精心营务,收获的农作物,甚至比生产队分的口粮还多。几年下来,原本生活在一个水平线上的社员,便分化成多个层次。
宫喜鹊在生产队的工分是七分,又有大小几个孩子,不能出满勤又要受扣,又抽不出时间去垦荒,仅凭夫妻二人的劳动工分,和生产队分的口粮,根本就填不饱全家人的肚子,到年底当工分值与应分口粮不能持平时,不仅分不到红,还须要缴缺粮款。
就是所谓的超支户,指家庭劳动平均工分值达不到全队的平均口粮标准,想从队里吃到平均口粮,就要拿钱买工分。棒劳动力每天是十分工,值一毛钱,当工分值扣除所分得的口粮,还有富余,就可以卖工分,从队里拿到余粮款。况且随着社员出勤不出工,或出工不出力现象的泛滥,造成了生产队肥沃的田地上粮食减产,而社员家的自留地和开荒地却连年丰收,公社的领导就在分配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调整,变成人四劳六,让劳动工分在分红时占的比例比过去重。这样一来,孩子多,劳动力少的人家生活水平就更低了。
那时,大的要上学,小的没人看管,宫喜鹊身怀六甲也要出工,既要给上学的做应时饭,又要顾及幼小的孩子,还要给全家人做衣服鞋袜,确实辛苦。
婆婆见她活得艰难,最缺人帮手扶,就主动提出和长子家一起生活,帮她带孩子,做家务,让她脱出身来,去多挣工分,去多垦荒,去搞副业挣钱。
始料未及的是,由过去两个户头各自独立核算,到一个户头一起结帐,从不缺粮到缺粮,从分红到不分红,这种友好的做法在生活中却是不明智的。再加上,垦荒地粮食的丰收,出现了私人之间粮食的直接买卖,私卖的价格是口粮价格的五倍,而从前超支户把缺粮款交到队里后,队里再将余粮款给富余户,买卖的是工分,而不是粮食,价格这样一比较,富余户就不要余粮款,要粮食了。况且,队里搞一户对一户时,宣布超支户直接把缺粮款交给富余户,通常超支户即使领取了口粮,也拿不出缺粮款,就拖成了黑白欠条,无法兑现的欠条,就更不如煮熟便能吃,到手能卖钱的粮食了。
队里分的粮食不够吃,缺粮户就得买高价粮吃。民以食为天,自个肚子饿,怎顾他人饱不饱?日常生活中,婆婆要让自己的小儿子先吃饱,儿媳要让自己的儿女先吃饱,争先争后,吵多吵少,明留暗藏,锁箱锁柜。因吃粮引起矛盾,因饥饱产生纠纷,婆媳之间原本勉强维持的和睦关系,至此开始破裂,但老一辈婆婆讲究家庭体面,以忍让为重,不愿公开撕破脸皮,丢自己的脸,也出儿媳的丑。吃了暗亏吧,连一个儿媳都斗不过,不惹人笑话?明着争赢了吧,跟晚辈都斤斤计较,又说就会欺负自家人。
忍让,忍就是忍下算计,让就是将份内的给出,宁愿自己吃苦。所有的家务由母亲做,所有的重体力活由他做,其实他呢,比宫喜鹊的儿女大不了几岁,却要挑水,砍柴,担粪,碾米。原本在这聚族而居的乡村,本来作为一个外姓异族人,撇开表面的恭维不说,在这家族里就低人一等,偏偏宫喜鹊
喜欢谢河畈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