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阳看到王白石这个离经叛道般的假设,让他想起中古诸圣时代中期,调药学发展史中的那场伟大的变革。
那场变革的最开始也是由这么一个离经叛道般的猜想所引起的,就连提出那个猜想的人,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猜想,会彻底颠覆已传承了二千多年的经验式调药手法。
要知道经验式调药手法在当时已经自成一个体系,算是极度完善了的。
虽然星书馆里修炼入门书籍少之又少,但对于各种历史的介绍书却是一本也不缺,就这调药学发展史而言,星书馆就收录有大量相关的人物传记及编年体史书,也有不少的诗歌与小说,这些大都存放于星书馆的四楼五楼。
上到这最顶两层的叶清阳,在本来就对那段历史有不少了解的基础上,在看过一轮那些书的描述之后,脑海里对于调药学在九曜星洲人族内部的演变,已经有十分清晰的概念,尽管不能如数家珍,但整体的脉络把握还是极为明了的。
做为一个以后要深研调药学的人,如果能了解调药学的发展,这对于他在理解现今的调药体系有很大的好处。
调药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各种星药植混合,调配出效果更好更易吸收魂药的学科,经过调药师的调配可以让星药植发挥出数倍的药效力,绝不只是普通的一加一等二那么简单。
在上古到中古前期,要把数株星药植调配成一枚魂药,需要的工具只是一个上好的药鼎。
而当时的药方书写是由所需的星药植及相关数量与质量组成,这种古老的药方可以说是相当的简陋,与现在的新式药方比起来,所携带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当时,任何一名调药师拿到药方之后,如果没有原研究出药方的调药师去指导,那么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花费大量的星药植去自行摸索出调药手法,这也导致当时的调药师一般掌握调药的魂药都十分的单一。
一名火星属的猎魂师若要成为调药师,就必须要有一个师傅带着才能入门,那时的调药师圈子流行魂药派别之分,一般一种魂药的调药手法掌握之人只有某一个派别,而掌握的魂药多是师承下来的,能自己创造新魂药的药方的调药师,少之又少。
并不是说,那时缺少对调药学天赋异禀的人,只是要创造一个新的药方所需的花费多得吓人。
很多调药师为了创造出新的药方及调药手法,散尽家财不止,还不得不依附于各大势力,有的人一生就只研究出一种魂药,这还算是好的情况了。
故而,这样的调药学怎么可能发展繁盛,如此珍贵得来的调药手法又怎会肯轻授于人。
所谓的经验式调药手法,就是把调配魂药所需的星药植按药方描述的克数与数量,精确无误地一份一份投入药鼎中,然后由调药师催发凝炼出调药之火,投于鼎底烧炼,对星药植进行调配。
首先要用高温将星药植内的蕴含的植魂力汁液提炼精纯出来,逐步去除不必要的杂质。
然后根据汁液的微小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调药之火打入各种繁乱的控火印,以合适的速度让调药之火发出火力魂波,使汁液调配炼合,最后凝成一团,待出现成药现象,则可结出魂药。
或许调药师对于时间节点的把握,尚可通过列出时间表,标出节点的方法来解决,只要调药师每一步的时间都精准到不差丝毫就可以了。
但对于控火印的掌握,就只能通过经验来判断,只有通过不断地去尝试调配,反反复复地感知汁液的变化,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住了某一个控火印。
要打出正确的控火印,最重要的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而师傅的作用在这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傅可以在一旁看着徒弟控火,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修正徒弟的感觉,把调药之火的变化掌握住,进而顺利打出正确的控火印,这样方可有机会成功调配出一枚魂药。
每一种魂药都有一套相应的控火印,这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出的印法,都要依靠经验老道的师傅,一套套地演示才能传授给徒弟,一切全靠经验,如此一来,学习调药学成为调药师就十分之困难了。
那时的魂药是珍稀物品,有的简单低级魂药甚至还被当成是传承宝物或传家宝来看待,在市场上很少有流通,仅被大势力所掌握,而且功能较为单一,多以最实用的疗伤类与冲击星魂力境界为主。
一个调药师的级别认定,不是由调药手法能否达到应有水准而决定,而是由调出一枚相应等级的魂药来决定。
就算调药手法不过关,只要在调药公会的认定考核中,好运地调配出魂药,便算是那一级别的调药师了。
或者在公开场合,调配魂药成功,多人做证,调药公会也会收集此类信息,发以调药师等级证明,就算的一生只成功过一次,那个级别也不会有任何人质疑。
也就是因为这样,那个时候普通调药师的地位普遍不高,大势力培养或支持一位调药师所要用到的资源,与那位调药师调配出的寥寥无几魂药,两者的价值相比轻,往往是前者更大。
调配星药植成药的概率太低,经验式调药手法太难掌握,导致调药专业成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专业,若不是天赋极高,或掌握有大财富,很少有人想去选修这一专业。
因此,这一专业的高成就者一向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凭借多年浸淫于调药的
喜欢星魂猎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