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坤一去年刚去死,而张之洞以前做过三年的两江总督,对这块属地很熟,许多官吏还是他手上提拔起来的。
朝廷一时半会派不出合适人选,只好让他代管,可一旦寻到合适人选,他就得退回湖广去。
所以,张之洞在江宁府这半个月里,时间很紧凑,每天小堂会不断,首尾二次大堂会。
堂会,这是地方行政主官处理日常政务的主要手段,这跟京师里的皇帝开朝会,性质是一模一样,只是形象略有不同。
封疆大吏,本身就是土皇帝,上马管军,下马治民,财经税收,教育民生等包罗万象都得管。
算是陈天华运气好,今天是张之洞待在江宁府的最后一天,明天的早堂会是跟大伙官员们告别,早餐之后他就乘坐从日本订购的豪华江轮,回武汉去了。
所以,今日之堂会是大堂会,规定在江宁府以及周边县府,凡七品以上官员,都得参加大堂会,当众禀奏或接受质训。
但凡大堂会,在江宁府城内的官员,文官坐轿子,或乘官辇过来,武官不准坐轿,但可以乘坐马车。
而真正骑马过来的,在那些偏远郊县的七品芝麻官,只能骑马奔跑,否则时间上来不及。
穿着长袍朝服,戴着朝冠,骑马的确不太方便,到了辕门外,早就是衣冠不整的显得十分狠狈。
这不是自己给自个找茬吗?
据说张之洞张大帅,十分注重下属官员的仪容仪表,这是他治下的形象威仪。
后来,这些路途遥远的七品官吏学乖了,他们提前一天在江宁府城里住下,提前雇好马车,第二天早上就从容多了,不至于再被张之洞训斥。
陈天华还以为自己来的早了呢,那晓得,他刚穿过辕门牌匾,远远看到不少官吏,已经候在广场上了。
很快,人是越聚越多。
大堂会,两江三省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均有资格入堂,拜见总督大人,上堂禀奏或递上请示奏本。
这是一种难得机会。
据说,许多外地官员,不远上千里赶来,他们往往会提前赶到江宁府住下来,然后去参加大堂会。
期望把数年积在手上的疑难杂症,让总督大人当面有个明确回复。
至少可以把奏本递上去,尤其是寃假错案,或被上官弹压的下级官吏,这次能当面申诉。
瞧瞧,这广场上集中的人群,加起来足足有二百人之众。
他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朝服,有深蓝色、也有石青色;顶戴蓝翎,有不少花翎,甚至于少量的双眼花翎。
这代表着各自的品级和地位。
这里面只有陈天华一人,不是身穿朝服上堂,显得非常的另类,混杂在一起,还是一道很亮丽的风景线。
众多目光齐刷刷看向他,不时地评头论足,都在议论这是何方神圣,怎么会这样参加总督的大堂会?
他凭什么进去,说不定会被衙役或侍卫棍棒打出,更甚于下狱杀头。
陈天华心里很坦然,怀揣着一块金字令牌,这是昨晚章于孝交给他的。
这块金字令牌是两江总督署,乃至整个两江地区的特别通行证,持金字令牌都就如若总督本人,所有关卡门卫不得阻挡。
据说这种金字令牌在两江总督府里总共为六块,一半在礼房手上,另三块在总督本人或幕僚长手上。
两江总督署里的大小朝会,都在衙署大堂里举行。
衙署大堂是总督衙门里最重要的办公重地,这里是总督授传圣旨,升堂与下属官员们商讨军政大事的地方。
也是拜祀之日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所。
一缕晨曦落下,照耀在神州大地上时,整个青砖灰瓦的巨大建筑群,瞬间闪烁着光芒,像是行走在夜幕中找到了归宿。
“咚咚咚…”
正阳门城楼上的钟鼓敲响。
这时,辕门缓缓开启,入堂的时辰到了。
此时,所有入城的官员们,像后世小学生们一样,都自觉整齐地排好队。
品阶高的,那自然在先,而七品芝麻官,很自觉地缩在后面。
大臣们从辕门鱼贯而入,沿中轴线继续向前走。
这个宏伟的巨大建筑群,据说还是曾国藩第三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出任两江总督时修缮的,包括东、西花园,后花园等等,正阳门城楼也是重新加固过的。
沿中轴线两边,都是两江总督署的属衙,各个司,房,室等。
虽然民国时期建的总统府,是在两江总督府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但已面目全非。
今生第一次进入真实的清末两江总督府署,有点诚惶诚恐感觉。
虽然后世去过若干次总统府,但那都是没有生命的建筑物,心境完全不一样。
没任何压力的随性观赏,琢磨,与怀着忐忑不安之心情,能一样吗?
这里都是迈着很轻很轻的步伐,就连咳嗽都不允许,否则,都要被边上的侍卫,幕僚们记录在案。
徐徐走到正阳门,这里要验证每个人的身份,陈天华亮出了金字招牌。
吓得那个警卫张大了嘴,就连腰牌也不验了,挥手让陈天华赶紧进去。
进入正阳门再往里走,才是真正的总督府。
这才是总督大人日常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由此可见,一名普通人,想要混入总督府,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关卡,多少双眼睛扫视,这比登天都难,除非能飞檐走壁。
在汉王府基础上翻修扩建的总督府,中途经过天王府的改建,后
喜欢崛起,从1900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