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故事

首页 >> 修真小说 >> 习近平讲故事(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259198/

三命而俯(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当然,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延伸阅读

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放于利而行,多怨”,只依据利益来行事,会招来很多怨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努力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而孔子的远祖正考父,早已诠释过严以律己这个命题。

正考父是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孔子的七世祖,先后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个国君。正考父深受宋国三代国君倚重,官拜上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他依然保持着谦谦君子之态,为人处世甚是恭谨低调。为了惕厉自儆、教育儿孙,他特意在家庙铸鼎铭文,于是就有了“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佳话。铭文中一个“偻”字,一个“伛”字,一个“俯”字,伛恭于偻,俯更恭于伛,三个动词生动展现出正考父地位越高越恭敬的情状。“三命”相连,层层递进,可谓谦意涟涟,恭风泱泱。接下来,铭文话锋突转——“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就是说,即便沿着墙根走,也不会有人敢来欺侮你,这正是人格的力量、品德的力量。

正考父的美名和故事,《史记·孔子世家》《左传》等典籍均有记载。《孔子世家》中写道:“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彰显出他严以修身、清廉从政的品德。他教育子女家人守德持正、谦虚恭俭,同样传为佳话。司马光在《训俭示康》里说:“昔正考父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僖子根据“正考父粥以糊口”,预见正考父家族必会出现贤达之人。如今,由北京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将正考父的事迹搬上舞台。正考父廉洁为官、谦恭用权、忠义传家的优秀品质,还会影响更多的人。

正考父的谦虚低调、清正谨慎,犹如一道对权力诱惑的思想防线,确保了个人不逾矩、权力不越轨。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述“三命而俯”的故事,意在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像正考父一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自己位置放低一点。

正确看待权力、规范使用权力,可以说是考验领导干部的第一道门槛。习近平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干部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他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校正权力观指明了方向。

喜欢习近平讲故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三命而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习近平讲故事 人民日报评论部 - 习近平讲故事 全文阅读 - 习近平讲故事 txt下载 - 习近平讲故事 最新章节" - 好看的修真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