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凌家
凌远航就是那个被袭击的少年。他出自长宁郡王府,祖上战功赫赫,是大元王朝唯一的一位异性郡王。
祖父凌轩城也曾是抗击胡人的一员猛将。关运和刚入伍时就在凌轩城手下,后来凌轩城因长期在北方作战,身上伤痕累累,后来旧疾复发,在返京途中就不幸去世。
老郡王有两个嫡子,一个庶子。三个儿子都在军中,听闻消息后,回家奔丧。
当时凌远航的父亲凌源志已经是世子,丧事料理完后,因为当时胡人已经战败,边关停战。兄弟三个就在家里丁忧。
大元王朝对武将的丁忧期限有别于文官,文官必须丁忧三年,而武将只需丁忧一年就可以。凌远航的三叔凌源行是庶子。他的娘是老郡王凌轩城到边城后纳的姨娘,凌源行一直是在边关长大的。这次奔丧是凌源行第一次回京城。一年后,他又回了边关。
凌远航的二叔凌源辉没有回边关,他在老家洛川给自己的父亲守了一年孝后,皇帝照顾郡王府都是武将,不能像文官那样守满三年的孝,就任命他在洛川旁边的洛阳任同知,以便能时时祭奠老郡王。
这时,胡人和大元王朝已经休战了二年,胡人内部争储激烈,根本无暇顾及和天朝开战,正好给了大元王朝休养生息的时间。
凌远航的父亲凌源志承袭了郡王的爵位留在了京里。当时先帝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太子监国。为顺利继位,太子让他统领西大营,护卫京畿地区的安全。
当时的凌远航只有五岁,母亲是长兴郡主,聪慧美丽。夫妻俩十分恩爱,对这个继承了父母优点的儿子,尤其喜爱。
凌远航三岁开蒙,学东西很快,记忆力很好。然而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却得不到祖母的疼爱。
说起原因,其时很不值一提,祖母当年想提携娘家,力主把自己娘家弟弟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老郡王和凌源志坚决不同意。
凌源志曾是当今皇上做太子时的伴读,和当时的太子关系很好,时常出入太子府。而当时凌老郡王相中的是平王府的长兴郡主,只是还没有定下。平王府的赵王爷是先帝的同胞弟弟,太子的亲叔叔,太子也有意促成平王府和凌郡王府的亲事。于是就做了个顺水人情,请当时的先帝赐了婚。成就了凌源志和郡主的姻缘。
那位表妹时不时地就被母亲接来府中居住。就是在凌源志和郡主成婚的前两年,老吴氏和那位表妹都没有死心,想方设法地想要嫁入郡王府做平妻。凌远志后来干脆去了边关。那位表妹的年龄已经不能再耽搁,没办法,只好另嫁他人。
长兴郡主嫁过来后,一直不得老太太的喜欢。但郡主身份高,也从来不把老太太的那些上不得台面上的手段看在眼里。老太太拿郡主没办法。只能在心里憋气。夫妻俩依然恩爱地生活,所以,凌远航从出生时就不得祖母的喜爱就很正常了。
凌源志任西大营统领的第二年,当今皇上顺利继位,凌远航的妹妹阿凝也在这年出生。小女孩雪团一般可爱,但依然不得祖母的喜爱。
在凌远航八岁时,母亲长兴郡主却不知是什么原因渐渐消瘦,御医也查不出具体是什么疾病,只说是思虑太重,一月后,长兴郡主病逝,享年二十六岁。凌源志悲痛欲绝地安葬了爱妻。他总觉得妻子的病逝有蹊跷。因为妻子和自己感情很好,且自己房里也没有姨娘,并不存在妻妾争宠的问题;虽然婆媳关系不好,但妻子这么多年也早已习惯,也并没有在心里积下对婆母的恨,除了有些看不上自己婆母的气度,对婆母还算孝敬。凌源志认为太医说的思虑太重根本就站不住脚。
天朝律法男子在妻子去世一百天内可以另娶他人为继室,一百天内不娶,就要待一年孝期满后才能另娶他人。吴老太太又以绝食的方式来逼迫儿子娶吴家的表侄女为继室。无奈之下他只能答应小吴氏进门,但不能为继室,只能为妾,老太太坚决不同意,凌郡王就纳了小吴氏为贵妾。
小吴氏进门那天,凌源志连她的门都未进,在长兴郡主的灵位前枯坐了一夜。老吴氏崔他圆房,他就推说妻子的孝期没过。
在给妻子守孝期间,凌源志开始在暗中调查妻子的死因。在他调查的过程当中,长兴群主的一个丫头投井而死,留下几个字:去追随郡主。丫头的死让凌源志更加怀疑长兴郡主的死有隐情。后来他调查的的结果纷纷指向了自己的母亲,这让凌源志非常痛苦,他没有勇气再查下去,他怕查出来的结果是他不能承受的,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凌源志和老太太达成一项协议,他可以和小吴氏圆房,给小吴氏一个孩子。但前提是他要把九岁的儿子带走,把小女儿送到自己的岳父家里。老太太刚开始不同意,后来见儿子非常坚决,老太太如果不同意他就不和小吴氏圆房。无奈之下,老太太同意了,反正她也不太喜欢这两个孩子。
这样,凌源志同小吴氏圆了房,半年后,小吴氏刚查出有孕,凌源志就带着儿子去了北疆。可怜老太太还以为如果他和吴氏睡几个月,有了孩子就能处出感情来,没想到儿子一点也不留恋。走得那么决然。
后来,小吴氏的肚子也挺争气,竟然生了一个儿子。凌郡王在边关接到得子的信却并没有多欣喜。但不管怎么说,儿子也是自己的,凌源志给孩子取名为凌远旭。
远航到边疆时已满十
喜欢宅门纪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