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北坡上
“齐兄弟,今年是哪一年啊?”宋道理枕着手臂,仰卧在地面上,呆呆地看着夜晚的天空,阵阵寒风吹得刺骨。
“回大人,今年是大秦二世元年。”齐文立在一旁,不停地摩擦着手心取暖。
“那这儿是哪儿啊?”
“六县。”
“我是谁啊?”
“大人,您是宋道理啊?”
“宋道理谁啊?”
“县尉啊,大人。”
“齐兄弟,天气预报说这两天要下雨了吗?”
“天气预报?大人,您莫不是中邪了吧,怎么尽说些胡话。”齐文皱着眉头,走上前关心道,“要不属下让老何帮您看看?”
“老何个跳大神的能看出啥?”宋道理一口回绝了齐文的关心。
齐文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默默地站在一边。
见齐文尴尬地站在一边,宋道理也感觉不自在,便打发道:“行了,你不要守夜嘛,该干嘛干嘛去吧。”
“是。”
说罢,齐文便独自回了营地。
宋道理原名宋首,就在今早,宋首还开开心心地与自己八位同学坐车外出游玩,可没想到车子在过弯道时却意外翻了车。
当宋首醒来时,就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秦末,还魂穿成了押送戍卒戍边的二十岁将尉宋道理。
倒霉的事还不止如此,在自己押送的队伍里,宋首听到了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就是陈胜、吴广。
在现实生活中,宋首是个普通大学生,平时混混学分,打打游戏,累了看两本小说。至于历史,宋首还是了解一些的,再不济《史记——陈涉世家》还是读过的。
在宋首的印象中,陈胜吴广好像要去什么地方戍守,后来到了大泽乡,路遇暴雨,挡住去路,导致误期。按照秦律,失期当斩。于是陈胜吴广设计杀了押送自己的将尉,在大泽乡首义,揭开了秦末混战的序幕,也成为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滥觞。
现实生活中,宋首也听说过一些观点,说什么陈胜吴广起义就是一个骗局,在秦朝的法律中,失期并不需要命来偿。
虽然平时闹得起劲,但他们好像忘了《陈涉世家》里还有一句“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这句话。
仔细想来这才是那帮人愿意跟随陈胜的原因。
果然在那个将人云亦云当做标新立异的21世纪,说话是一件最难也最简单的事,而在秦末活着却是最难的一件事。
刚才与宋首对话的人,名叫齐文,与宋道理同岁,身高一米七五的样子,也和宋道理差不多,黑黑的皮肤,太阳穴处有一块疤,说是小时候顽皮留下的,很好辨识,典型地庄稼人,为人很朴实。他是这次戍边队伍中的一名普通戍卒,今晚轮到他守夜,宋首也就向他打听了几句现在的情况。
队伍中还有一个县尉,叫做王坎,宋首已经见过了,三十岁的样子,比自己年长,右脸上有一个刀疤,跟灰太狼一样,为人冷冷的,好像不太好相处。
现实里秦朝的口音和现代有很大的区别,宋道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交流起来了,可能是作者懒得解释吧。
通过与齐文的对话,宋首了解到,自己得到的信息与自己本就知道的信息大相径庭。
大泽乡起义具体是秦二世元年还是十年,这宋首并不了解,毕竟不是专业搞历史的,谁会看时间看得那么细啊。
但自己却在军中仔细打听过,这趟押送的戍卒共有九百人,一共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另一个叫吴广。
那个陈胜是阳城人,吴广是阳夏人。阳城在哪儿,宋首一点印象也没有,自己好像也没有继承宿主宋道理的记忆,要不然还能搜索到些许线索。
但是那个阳夏,宋首还是有些印象的。记得以前上学时,宋首总是将这里的“夏”就读作“夏”而被那些嘲笑过,于是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记忆里,陈胜或是吴广确实是与阳夏这个城绑定在一起的。那几乎可以确定自己送的这两位陈胜吴广就是历史上那两位大泽乡首义的陈胜吴广了。
可位置却有了偏差,自己现在处于什么六县周围,四周的村庄并没有大泽乡。
而且据宋首了解,这次戍守的地点是在雁门郡。但在印象中,《陈涉世家》里好像说的是去北京那一块儿戍守,具体叫什么记不清了,至少不可能叫雁门。
至于这一路上会不会路过大泽乡,这谁知道呢?
再从天气上分析,齐文说现在是十二月,正值冬季。
凭着对温度的感知,现在确实是冬天,但冬天下大雪还有可能,下大雨导致失期又是什么操作。
综合来看,这趟押送要么就不是陈胜起义的那一次,要么就是司马迁写错了。
可不管怎么说,宋道理现在是安全的,但以后就不一定了。
如今要想保命,要么走一步看一步,尽量不改变历史任何一个细节,防止将自己陷入陌生境地,然后见机行事,毕竟自己一穿越就出现在了历史大事件中。
要么就此逃走,毕竟自己没有继承宿主记忆,对于周围人没什么情感上的心理负担。
但就此逃走带来另一个问题——自己并不认识路。
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宋首一点生存的常识都没有,也不知道大秦民风如何,秦律如何,之前听说大秦就注重保护环境了,别到时候因为随地吐痰被抓了。
果然,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穿越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喜欢秦末大翻车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