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来自农村

首页 >> 都市小说 >> 这个男人来自农村(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262547/

第22章 修道的学问(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我从小就爱看一些杂书,越是深奥,越是看不懂的书我越感兴趣。我的记忆力很好,看书极快,一目十行的说法并不过份。那些深奥难懂的书多看几遍之后,竟也慢慢就看明白了,这是我当时的一个感受。

我爷爷还在的时候,他楼上的房间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有许多书,像,郭璞的《葬经》、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柏拉图的【理想国】、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还有中国的【易经】这些书都不容易读,但我就是喜欢啃硬骨头,经过一个星期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的连续夜战,我总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

按照我的理解,四书五经就是中国的哲学,哲学是有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问。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人是怎么来的?死后去了哪里?这世上有没有鬼神?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什么?时间和空间又是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哲学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最感兴趣的是人生的哲学问题。

人生哲学的最大问题是生死,每一个来到世上的孩子,第一声都是从哭开始的,圣人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ròu_tǐ是灵魂的监狱。一个人要想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世的苦海,必须脱离社会,去深山或者荒岛之上隐居,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世的解脱。

于是,孔子的一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连生都没搞明白,还来搞死,那不是找死吗?孔子的这句“未知生,焉知死?”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儒家知识分子是不相信这世上有鬼的,相信这世上有鬼,那就是迷信。迷信是佛教的事情,儒家是不相信那一套的。可是儒家是很强调丧礼和祭祀的,既然不相信这世上有鬼,那为什么要搞祖先崇拜和祭祀这一套东西呢?这也正是儒家的矛盾之处,以至于墨家的墨子也在批评儒家说: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是犹无鱼而为鱼网也。”当然,儒家的解释是说,祭祀祖先完全是出于一片孝心,祭祀天地是出于感恩的心,这感恩的孝心就是所谓的礼。这社会岂能无礼呼?

古代社会,父母死了,子女要服三年之丧,在这三年之内是不允许喝酒吃肉的,当然寻欢作乐那就更加不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就是说,子女生下来,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子女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来服丧,表示感恩,这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作为老百姓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老师,孔子的伟大当然还不只这些,光光一本【论语】的智慧就足够后人望尘莫及、望洋兴叹、望梅止渴的了。比如,有个国君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四个字就概括了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法,实在是太牛掰了,因为只要做臣子的听皇帝的话,做儿子的听父亲的话,那这社会就不会乱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这句话为中国人的自身修养建立了一个标杆。意思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你达不到这个标准,你就是落伍了。宁高潮在想,孔子那么伟大,有几个人能达到他那个圣人的标准啊?中国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不就只有一个孔子吗?孔子之后还有谁是圣人?几乎没有吧?孟子,亚圣人也,只能算半个圣人。(孟子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既然大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那这句话为什么就这么牛掰呢?因为几千年下来,孔子的这句话一直是中国人修行的榜样,是奋斗的目标,就像一座永不倒的灯塔一样,高高地屹立在那里。

当然孔子最著名的还是“仁”的学说,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仁的思想用孔子的话来说,那就是“爱人”,因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要爱自己首先要爱别人。这句话充满了哲学的辩证思想,就像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一样了不起。

儒家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勿太过”,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份了,过犹不及。因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反向另一个极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黑格尔最著名的一句话“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就是从中国的儒家思想上,特别是【周易】上偷学而来的。

儒家提倡的忠孝思想以及仁和中庸的学说尽管很了不起,对中国五千年的思想文化影像也最为深远,但还是引起了老子的批评,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还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床上美人,令人心发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

喜欢这个男人来自农村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22章 修道的学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这个男人来自农村 打开信箱A - 这个男人来自农村 全文阅读 - 这个男人来自农村 txt下载 - 这个男人来自农村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