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觉慧本来要说“我真佩服你”这句话,可是只说了两个字就住了口,因为他看见两个警察走了进来。
“这一期的报还有没有?”那个有胡须的警察问道。
黄存仁取了一份报递给他们,一面说:“有的,三个铜元一张。”
“我们不买报,我们是奉了上头命令来的,”那个年轻的警察抢着说,“剩下的报纸我们都要带去。”他把这里剩下的两束报纸全拿了。
“你们还要跟我们到厅里去一趟,不要都去,去两个人就够了,”有胡须的警察温和地说。
众人吃惊地互相看了片刻,都走上前去,说愿意跟他们去。
“太多了,我说过只要两个人就够了,”有胡须的警察现出为难的样子,摇手说。后来他指出了张惠如和觉慧两个人,要他们跟着他到厅里去一趟。他们果然跟着两个警察走了,其余的人也都跟在后面。
他们刚转了弯,正要走下楼梯,那个有胡须的警察忽然回过头来对觉慧说:“算了,你们不要去了。还是回去吧。”
“这究竟是什么缘故?你们有什么理由没收我们的报纸?”张惠如气愤地质问道。
“我们奉了上头的命令,”那个年轻的警察已经把报纸拿下楼去了,走在后面的有胡须的警察依旧用温和的声音答复他们。他正要下楼,忽然站住了,回过头对他们说:“你们年轻人不懂事,我劝你们还是安分地好好读书,不要办报,管闲事。”他说完就慢慢地走下楼去。他们也回到报社去商量应付的办法。
大家愤激地谈论着,各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他们谈了许久还没有谈出结果。另一个警察来了,他送了一封公函来。张惠如拆开信当众朗读。信里的话十分明显:“贵报言论过于偏激,对于国家社会安宁秩序大有妨碍,请即停止发行。……”措辞于严厉中带了客气。这样的封禁报纸倒是别开生面。《黎明周报》的生命就这样地给人割断了。
于是来了一阵悲痛的沉默。对那几个把周报当作初生儿看待、爱护的人,这封信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们有着诚恳的心和牺牲的精神,他们渴望着做一些有益的事。他们以他们的幼稚的经验和浅短的眼光看出了前面的一线光明,他们用他们的薄弱的力量给一般人指出了那一线光明所在的方向。通过周报他们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烈的青年的心。在友谊里,在信赖里,他们也找到了安慰。可是如今一切都完了。短短的八九个星期的时间,好像是一场奇异的梦。这是多么值得留恋的梦啊!
“我现在才晓得,什么新都是假的!什么张军长,还不是一样!”张惠如愤激地骂起来。
“你不看见在这个社会里旧势力还是那样根深抵固吗?”黄存仁站起来,搔着他的短发苦恼地说。“不要说一个张军长,就是十个张军长也没有用!”
“总之,我说他的新是假的!”张惠如接着说,“他的所谓新不过是聘几个外国留学生做秘书顾问,讨几个女学生做小老婆罢了。”
“不过他去年在外州县驻扎的时候,也曾在上海、南京等处请了些新人物来讲演,”黄存仁顺口说了这一句话。
“够了,”张惠如冷笑道,“你又忘了吧?他在欢迎会上的那篇演说辞!……秘书给他拟好了稿子,不晓得怎样他背出来的时候恰恰把意思弄反了。欢迎弄得不成其为欢迎,把那些所谓新人物弄得笑又不是,气又不是。他这种笑话,想来一定还很多!”
黄存仁不作声了。他的脑子里还有更大的问题在等他考虑。至于张惠如呢,他说了这些话,不但对当前的大问题没有帮助,便是自己的愤怒也不能由此减轻。他的心里、脑里还是热烘烘的,他觉得还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出来,因此他又气愤地说话了:
“我说马上换个名字搞起来,内容一点也不改,看他们怎样对付?”
“好,我赞成!”这些时候不说话的觉慧开口附和道。
“不过我们也得先商量一个妥当的办法,”沉溺在思索里的黄存仁抬起头,沉吟地说。这样就引起了他们的长时间的讨论,而终于达到了最后的决定。
最后的决定是《黎明周报》停刊,印发通告寄给各订阅者,同时筹备创刊新的周报。他们还议决把现在的周报社改作阅报处,将社员所有的新书报都放在这里陈列出来,免费地供人阅览。这也是一个传播新文化的好办法。
这样地决定了以后,众人便不再像先前那样地苦闷,那样地愤激了。他们已经找到了应付的办法,他们马上就开始新的工作。
热心是多么美丽的东西!它使得几个年轻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一切的困难克服了。隔了一天他们就把利群阅报处成立起来。再过两天《利群周报》发刊的事,也筹备妥当了。
星期二没有课,因为大考就要开始了。觉慧和觉民一起去参加了利群阅报处的开幕,回家刚赶上午饭的时间。这一天的生活给了觉慧一个很好的印象,他从来没有像这样地感动过。谈笑,友谊,热诚,信赖,……从来没有表现得这么美丽。这一次十几个青年的茶会,简直是一个友爱的家庭的聚会。但是这个家庭的人并不是因血统关系和家产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结合他们的是同一的好心和同一的理想。在这个环境里他只感到心与心的接触,都是赤诚的心,完全脱离了利
喜欢家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