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衍之犹豫了足足一炷香,拿不准该不该暂时瞒下此事,考虑过后,却又推翻了这个想法。
很快,他就为自己的英明感到欣喜了。
因为,吐蕃新王不仅给宫里送来了密信,那信使身上还带了第二封信件,一出宫就调头去了大榕树巷子。
止薇看着手里的信纸,直接被上头的巨大信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她还没消化完自己亲爹可能另有他人的大料,她亲娘就给她送上了一份更大的惊喜!
一个更加位高权重的后爹!
止薇原本并不知道此事,霍衍之心里有着小九九,没跟她提过,但她在大榕树巷子住了这些时候,锦绣早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给自家姑娘交了底。
不得不说,当时听锦绣提起时,她终于在心里将骁郡王和某个寡、妇的韵事对上了号,觉得世事巧合得有些荒谬。
大齐民风不算太保守,寡、妇再嫁很常见,止薇也不愿意娘亲从青春少艾时守寡到死,对后者的第二春乐见其成。
可,这第二春的对象若换成当朝王爷,就太夸张了些。
虽然止薇对自家娘亲的品貌很有信心,但看事情也很实际,几个月前还听了不少勋贵圈子对骁郡王追求苏氏一事的批驳之声,便觉得这多半不能成。
谁能想到,如今竟会是这么个结果?
“骁郡王是个好人,从前都没仗着权势逼迫过夫人什么。如今,既然他已将夫人娶过门,这事就是板上钉钉了,夫人应该也是心甘情愿的。”
锦绣笑着念了句阿弥陀佛,说道:“也不晓得中间到底出了什么事故,夫人从蜀地出发来京,最后竟兜兜转转去了吐蕃,还跟王爷碰上了,真是侥天之大幸啊!”
止薇心思浮动,忍不住阴谋论了下。
娘亲失踪,总不会就是那位王爷搞的鬼吧?
吐蕃信使来时也不知道那位半路出家的“吐蕃公主”就在大榕树巷子,送信时,还被四面八方的防守吓了一跳。
他虽然是孤身入城打头阵,但非常灵敏,嗅出了某种意味,连忙给止薇卖好。
止薇从这人的恭敬态度中看出了不少东西,比如说,最重要的一条,她娘亲这个王妃的位置应该坐得很稳当。
因为,吐蕃使臣拜见完皇帝当天,就跑到止薇跟前献殷勤了。
这些人出发前可是被耳提面命过的,此次前来大齐,主要目的是把新公主捎回吐蕃去,跟大齐皇帝联络感情还在其次。毕竟,他们本来就是亲戚兼盟友,彼此间信任都有一些,没什么可特地表现的。
为了表示尊重,使臣甚至把止薇给请到了驿馆里住着,衣食住行都尊以公主礼,态度极为自然,仿佛他们并不是来大齐讨公主,而是带着个公主过来出使似的。
止薇对这种身份的变幻受宠若惊,却也没拒绝使臣的好意。
她很想见到娘亲,不管她如今时何模样、身份,她相信,她们之间的亲情纽带没有断。否则,她就不可能有这份待遇了。
绛雪、文竹对这神来一笔的转折也感到十分震惊,尤其是略知内情的绛雪。
她暗自决定,坚决不能把陛下压下苏氏失踪消息一事告诉姑娘,秦国公那天嘀咕的话她也全忘了,死都不能往外说!
两人忍不住在私底下商量,若止薇真跟着吐蕃使臣回吐蕃了,她们该怎么办?
按理说,她们是陛下的人,可给了止薇姑娘,后者就成了她们的正经主子。
一奴不事二主,实话说,近段时间以来,瞒着姑娘给陛下通风报信,这事做得确实不大地道,她们心里都还在过意不去呢。
一番讨论过后,二人达成共识。
她们现在是顾不上远在“天边”的皇帝陛下了,只能紧着近在眼前的止薇了。
即便止薇要回吐蕃去,她们也得老老实实跟着去,否则,若止薇一去不回,陛下非扒了她们的皮不可。
吐蕃使臣队伍里多了个公主这事,京中的勋贵圈子也都听说了。
可,没几个人敢主动上门拜访。
一来,皇后丧期还没过;二来,前阵子疑似发生了一起宫变,连太后都远走出京。
即便知道骁郡王翻身变成了吐蕃新王,但京城勋贵向来自恃颇高,哪里看得起外邦的君王公主,兼之人心惶惶,更没心思串门看热闹了。
止薇这位新公主也轻易不出门,神秘得很,没什么人见过她的真容。
截至新年大宴前,真正见过“吐蕃公主”的人除了山蛮使臣外,就是秦国公了。
秦仲光听说此事时还不以为然,只道骁郡王得了造化,可没两天,他就从霍衍之口中得知了真相。
霍衍之看的清楚,当时,他这位岳丈的脸色可谓是精彩纷呈,比调色盘都要五彩斑斓。
他隐晦暗示了几句,便大发慈悲,将其打发走了,让他独自去舔/舐内心的伤口。
秦仲光呆呆地出了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本以为,苏氏独身多年未再嫁,或许也是在默默等他,等着他和她们母子三人团聚。
如今,一切都变了!
要是苏氏嫁了个平民,或许他还能做点什么,但,他敢打吐蕃王妃的主意吗?
陛下话里的暗示,他听懂了,是希望他争取将止薇留下来,不要去吐蕃。
秦仲光自然也愿意这么做。
他忧心忡忡地去了驿馆,止薇的态度却很冷淡。
无奈之下,他只得觐见皇帝,建议把宋止戈调回京来。
霍衍之犹
喜欢全皇宫的植物都成精了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