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三房四房时隔五年,终于一家人整整齐齐聚在一起了。
安王氏和安金氏在厨房做饭,孩子们在屋子里说说笑笑,安连顺和安连承坐在院子里感慨。
“这日子过的跟做梦一样。”安连承道。
“是啊,要是大哥还在就好了。”大哥在的时候,真的很痛恨大哥,可人没了……就感觉安家不再完整。
“四弟,高兴的日子就不说这些了,人生没有回头路,咱往前看。”
安连顺点点头。
“茉儿要成亲了,你也得关心关心德信的终身大事儿了,德平只比德信大一岁已经抱两。”
安连顺笑道:“姻缘天注定,急也急不来。”
安连顺嘴上是这么说,其实心里是挺着急的,毕竟德信过了年都二十二岁了。他和王氏每次看到三哥三嫂抱着大胖孙子都羡慕不已,只是他和王氏都是没什么见识的人,他们老两口的想法已经跟不上孩子们的想法,催是要催的,但还是得让孩子们自己做主,就不瞎参合了。
“让茉儿给物色物色,她认识的人多,门路广,德信如今是将军了,这媳妇得好好挑挑。”
“等茉儿忙完婚事再跟她说,我也拜托了思齐兄弟,他帮忙留意。”
“这就好,等孩子们都成了亲,再给你生几个大胖孙子孙女,乖巧的外孙外孙女,这辈子算是圆满了。”安连承笑呵呵。
“你们两兄弟聊什么呢?赶紧来搭把手上菜了,叫孩子们吃饭。”金氏出来喊人。
安连承乐颠颠地去帮忙上菜,安连顺去屋里叫孩子们吃饭。
大圆桌摆起来,酒菜上桌,都是些家常小菜,但安家兄妹都很兴奋,已经很久没吃到娘做的饭菜了,尤其是安德信,长年在边关,想家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娘做的菜,不是说娘做的有多好吃,事实上娘的厨艺一般般,但那就是家的味道,再美味的佳肴也无法替代。
“娘做的饭菜就是香,这些年在边关,可把我馋坏了。”安德信道。
安王氏闻言心疼不已:“娘在这,天天做给你吃。”
“娘,你决定留在这了吗?那太好了。”安芳儿喜道。
安王氏语塞,她的意思是……她留在金陵期间,并不是一直留下的意思。家里毕竟还有公婆要侍奉,还有那么多地要打理,走不开的。
安茉儿看娘的表情就知道娘心里怎么想的,便道:“娘,往后你们就东阳县和金陵城两边住,走水路也就十来天的路程,你们不在,这里都不像个家,再说了,我哥接下来会进御林军任职,然后得给他找媳妇,娶媳妇这种大事儿,肯定得爹娘张罗不是?”
“哎呀,德信,你要进御林军了?这真是大出息了。”金氏又是高兴又是羡慕,御林军是皇上的禁军,直接归皇上指使的,在金氏看来,德信已然是皇上的亲信。
“弟妹,茉儿说的对,你就听茉儿的,村里的地不是都租出去了吗?每年收租的时候回去一趟就成,至于爹娘,二姑和小姑不都在的吗?还有我呢,我们照顾的过来。”金氏劝道。书荒啦书屋
安王氏讪讪:“爹娘健在,我和连顺还是要尽孝道的,不过茉儿说的也有道理,连顺,咱们尽量两边都能顾上吧!”
其实她不太愿意留在金陵的原因还有一个,孩子们太有出息了,远远超出他们预料的出息,将来接触的都是贵人,一想到她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农妇以后要跟那些贵夫人们打交道她就觉得有心理负担,万一应对不周,失了礼,那不给孩子们丢脸吗?
可再害怕又不能不管孩子的事儿。
“哎!都听你的。”安连顺好脾气道。
安茉儿姐弟几个相视一笑,娘终于妥协了。
“三伯父,三伯母,你们每年不农忙的时候就来金陵住一阵,等德平哥的孩子长大一些,就到金陵来读书,我来安排。”安茉儿道。
金氏喜上眉梢:“茉儿,那三伯母可就先谢谢你了。”
她心里早就有想法,等两个孙儿长大些,一定要送才能有大出息,不然的话,哪怕一辈子衣食无忧,也总归是个泥腿子。没想到茉儿已经替她计划上了,上金陵读书肯定要比在东阳县读书强百倍。
“一家人,何须言谢。”安茉儿道。
一家人团聚后,翌日,德信去御林军报道,德仁去金陵书院念书,德仁要等姐成亲后才回万松书院,安芳儿和招娣的香侬糕点坊也开张了,而安茉儿筹划的上元美食节也拉开了序幕。
美食节将从正月十五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八,地点就在秦淮河沿岸,一共八十六个摊位,其中参加的酒楼小饭馆有六十二家,糕点坊十一家,还有其他小吃十三家。
参与的商家比安茉儿预想中要少,很多商家对美食节抱着观望的心态,看看今年效果怎么样,若是效果好,他明年再参加,说穿了,就是对美食节不是很有信心。
“已经很好了,第一年能有这样的规模。”安茉儿安慰陈兆丰,这事儿是陈兆丰在主办。
“我还说,起码要设一百多个摊位,那样才热闹。”
“没事儿,这样已经够热闹了,经营的时间,方式,注意的事项都通知他们了吗?”安茉儿专门列出如何在美食节上搞营销的策略十二条,免得大家第一次做这事儿摸不着头脑。方法告诉你们了,你们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真正做出效果就看大家自己的本事儿了。
“都已经通知了,印发了传单,人手一份。
喜欢农门娇俏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