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切应该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吧!
她轻轻蹭了下手腕的玉镯,是谢淮安临走前送给她的礼物。
在家中抄了几日的佛经,阿蘅将佛经供奉在了城外的寺庙之中,回城的时候恰好碰到了外出的邓傲。
虽然很关心邓霜身上的毒何时才能解除,但到底不好像晋忻言一般,日日都往邓霜暂住的宅子去,故而阿蘅都是隔几日才去一趟的。
她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吩咐外面的车夫将马车赶到邓府去。
旁边的邓傲听到了她的话,拦住了人。
“今天樊泽语请我们到县衙一聚,说是有要事相商。温老太爷和欺霜已经过去了,我接到邀请的时间比较晚,正要往那边去。”
他顿了顿,说:“阿蘅若是想要找欺霜,不如跟我同路吧!倒是不用往邓府那边去了……”
往县衙去?
还是樊家舅舅亲自邀请的?
阿蘅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书页,她抄写的佛经大部分都已经供奉到了佛像的面前,唯有手上的这一本,因为书页上沾到了墨迹,又被她重新拿了回来。
心中忽然生出不详的预感,她改口让车夫往县衙去。
县衙门口的捕快看到了马车和邓傲,认过人后,就派了人在前头带路。
“你们来了……”
樊泽语形容憔悴的坐在上首,他的右手边坐着一位白衣书生,书生的手笼在了衣袖中,长长的衣摆遮住了双脚,坐姿板正的模样却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别扭。
邓傲是见过那位白衣书生,也知道对方的身份。
在瞧见对方如同客人一般坐在樊泽语身边时,他心中满是诧异。
“他不应该跟着那些人一起被送到了玉林关么?怎么还在这里,还……”邓傲的话没有说完,但语气中的排斥可见一斑。
司长明笑而不语,身体有意无意的偏向了樊泽语。
若是换了旁的时候,樊泽语此刻肯定已经开口斥责他了,但他现在没有多余的心情来介意这点小事。
他没有回答邓傲的话,而是看向了门口的晋忻言,道:“既然人都已经来齐了,那不妨开始说正事吧!”
声音有气无力,像是承受了很大的打击。
阿蘅小心翼翼的顺着墙边,走到了温老太爷的身后,在他左手边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邓傲皱着眉,对樊泽语避而不谈的态度有些不大高兴。
在他坐到邓霜身边之前,后来的晋忻言抢先坐上了他的位子,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坐在了阿蘅身边。
晋忻言没有在意樊泽语的态度,他伸手提起桌上的紫砂壶,给邓霜倒了一杯热茶,亲手端到她的面前,小声说:“先喝口茶,润润喉吧!”
寂静无声的房间,只有他的声音悄然响起。
屋里的人下意识的将目光都投向他,唯有樊泽语抱住了自己的脑袋。
他说:“今日玉林关来人,言及蛮族于午夜扣关,幸得城墙上一小兵发觉蛮族踪迹,带领同袍一起与蛮族死战,强撑到军中来援。”
“然而有人与蛮族里应外合,泄露了城中的防守布局,且蛮族自三处攻城,城中将士分散应援,全力守城。待天色渐白之时,蛮族见玉林关久攻不下,才撤军而去。”
“城中将士伤亡惨重,且最初发现蛮族扣关的那几名小兵至今还未寻到其尸骨……”
也许是从城墙摔落下去,变成一堆烂泥后,外人再辨不出其模样。
又或许是刀剑无眼,他们的尸身早在死战的过程中,就已经七零八落,总之是拼凑不出原来的模样。
只在军中的死亡名册中,用朱笔勾去了他们的名字。
战场无情,有生有死。
在不涉及到自身的时候,那些从战场传回来的消息,于外人而言,与街头小巷的流言没什么区别。
阿蘅揪住了自己的衣袖,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红了眼眶的樊泽语。
她知道自己一个小辈,不应该在这种场合率先开口的,但想起那个毫无音讯的人,她还是没能忍住。
“蛮族已经被打了回去,短时间内应该不敢再到玉林关来了吧!”阿蘅小心翼翼的开口,眼眸中满是犹豫,“谢淮安前些日子去投军了……他……是不是受伤了?”
是不小心伤到了手吧!
才会连回信都没办法写给她……
既然谢淮安没有死在去年的溧水之中,那这会儿应该也是平安的吧!
阿蘅是衷心的盼望着。
“淮安被安排在了城墙之上,也是他第一个发现了蛮族的踪迹,及时通知了城内的将士们……”
樊泽语是笑着说出这番话的。
他还说:“从前我姐姐和姐夫总说淮安是小孩子脾气,成天到晚只会胡闹,一件正经事也不去做。倘若让他们知道淮安这次的功绩,应该是会很开心的吧!”
阿蘅的手抖了一下,磕在了一旁方桌的棱角上,还没来得及感受到疼痛,腕间的玉镯就应声而碎。
断裂成两截的玉镯从半空中跌落,摔到地上后,只剩下一堆玉质的残骸。
她立刻蹲下去,想要捡起地上的碎片。
低着头的小姑娘,闷不做声的将玉镯的碎片捡到手心里,然而没捡到两片,眼泪就已经落了下来。
温老太爷这会儿却没顾得上哭泣的孙女,他看向了对面的邓霜与晋忻言。
那两人面上也能看得出几分伤感之色,但这些伤感只是痛惜一个相熟的年轻人不幸英年早逝,怜惜
喜欢覆雪归春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