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数场大败,再也无力南侵了,宋十余年战乱,也是无力再战了,于是一切事情就由双方议和使臣唇枪舌战的解决了。
金先遣使臣来宋议和,就是求和,那么宋就占据了极大的法理或者优势,王伦等宋使臣就要求金返还被其嫖掠的一切土地、人口、财物等,金当然是不肯就范,于是议和桌上,好一通的唇枪舌战,双方均是言语锋利,据理力争,并针锋相对,同时这也是王伦等大宋议和使臣最为痛快淋漓的一次合议,均感心**了口恶气,心中均是大呼解气。
至于赵佶、赵桓二帝,金欲以此要挟宋廷,不欲放二人南返,倒也正中李三坚之意。
金有二帝在手,可以随时以此为借口,言宋朝廷为僭越,而二帝若真的回来,反倒会使李三坚头痛之极,说不定李三坚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应对之策呢,这件事情双方也就“皆大欢喜”了。
在国事面前,一切私人恩或怨,或私人感情,甚至亲属关系,均必须抛之脑后。
宋、金双方议和使臣就土地、人口、财物等僵持不下之时,李三坚便命水、陆大军陈兵燕云,兵逼于金,大宋无敌舟师兵锋甚至直逼金的龙兴之地。
宋建武五年五月,宋、金合议成,金朝廷承认了燕云十六州归宋所有,至于人口、财物等,宋朝廷也做出了让步,至于“岁币”等一切不利于宋的条款,均被废除。
此时此刻,宋、金之间就暂无战事了,边关之上,双方除了互陈重兵之外,也几乎没有冲突了,双方弭兵息战,天下也因此稍定。
天下稍定,大宋千千万万的臣民均是大喜过望,额手相庆、弹冠相庆,均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欢庆来之不易的太平。大宋宰相李三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其名望也就达到了顶峰,贩夫走卒、士庶百姓等均是将李三坚视作天人,是顶礼膜拜!
宋建武五年六月,大宋太后孟氏、皇帝赵谌返京,大宋宰相李三坚等人的家眷也跟着来到了宋东京开封府,同年,宋改年号为兴平元年。
宋兴平元年六月,太后孟氏、皇帝赵谌颁下诏书,进有匡扶社稷之大功元勋的大宋宰相李三坚为吴王、太师,并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不过李三坚除了受吴王、太师之外,其余均力辞不受,李三坚此举也受到了各方的赞许,太后孟氏更是欢喜,大赞李三坚为有情有义,忠节不贰之臣...
宋初,是非赵氏不能封王的,到了此时,敕封王爵一事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变成了可以授异性王爵,一般都是死后追赠的,如王安石死后就被追赠为“舒王”,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立有“克复”燕云十六州之功的内臣童贯就被赵佶敕封为广阳郡王。
宋神宗皇帝赵顼遗诏、遗训,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并给以王爵,而童贯克复燕云十六州,就是个笑话,空耗无数钱粮,损兵折将的,却未得到半点燕云土地,最后是在金人手中“买”回来了些许空城...而李三坚却是实打实的夺回了燕云十六州,此时更是牢牢的握在了手中,如此李三坚活着封王之事就顺理成章了,朝廷乃是天下人就无异议了,也不敢有异议了,何人敢有异议,必受口诛笔伐,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太师品秩之事,李三坚也还罢了,封王一事,其实李三坚也不想受之的,可若是李三坚不进一步,其麾下大批官员、军中将领也挪不动半步,因此李三坚权衡利弊,就“勉强”受之了。
喜欢宋时雪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