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志愿者说道:“现有一户人家,养了七只鸭,八只鹅,九只鸡,请问这户人家一共养了多少只活物?”
李槐花听了这个问题,便赶忙从木盒里先后拿出了相应的芦苇杆数量。最后放在一起一数,这才不自信地说道:“是不是二十四只?”
哪知那志愿者刚好走到她身边,听了她的话,还以为她是主动回答问题,便赞赏地说道:“对了,就是二十四只。这位小妹妹,你回答的很好。”
顿时,整个屋子的目光都看了过来,弄得李槐花非常不好意思。但是,她惊讶于自己原来也是可以学习的,而不是什么都不会,只知道成亲嫁人生孩子。
原来,除了这些,人生还有许多不同的追求。
半个时辰后,课程结束,李春菊便告诉李槐花几人道:“这不算什么,据先生讲,后面还会教我们更复杂的算学,若是学会了,当个账房都是没有问题的。”
闻言,李槐花和李桃花都有些兴奋,觉得这算学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倒是识字有些难,更别提写了。不过,李春菊说了,第一步不要逼自己,能认识就行。
而等几人走出屋子,几人便惊喜地发现,那些传说中的路灯已经点亮了。
万人广场是一个很空旷的广场,此刻,广场上每隔十米便竖起起来的路灯全部都亮了,照得周围亮亮的。
虽然不如白天,但这种昏黄的光亮在此刻看起来却是有了那么一丝浪漫的感觉。有些小商贩颇有生意头脑,推着小摊在这里卖些吃食,倒是引得不少人前去光顾。
说起来,她们还未在晚上这样走过逛过呢,不过是天一黑,就把门关了,坐在屋子里,害怕这个害怕那个。
其实,天黑不过是自然现象,跟恐惧本身无关。多少暗黑的故事发生在晚上,不过是编故事的人利用了人们怕黑的心理罢了。
又走了一会儿,李春菊便提醒几人说戏剧马上就要开始了。就这样,几人拿着早就买好的票开始排队。
“呀,这里的人可真多啊!”
“因为好看啊,大家都想看。”
像李春菊这样来看第二次的,还不在少数。依次进入畅音阁后,几人又都买了些零嘴,这才坐着安安静静地看戏。
毫无悬念地,连李春菊这样来看第二遍的人都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就更别提李槐花几人了。
他们的情绪已经完全被台上的剧情吸引了,跟着里面人物的高兴而高兴,随着他们悲伤而哭泣。特别是当台子中央出现一座大坟,两只蝴蝶翩翩飞出的时候,他们既兴奋又激动,都忘记了鼓掌,看得目瞪口呆。
回到家,躺在床上,李槐花和李桃花都久久不能入睡。刚刚那些剧情此刻就像幻灯一样在她们的脑海中一页一页地翻过,那么清晰,仿佛就在眼前。
而同时,她们也忽然就理解李春菊为何要坚持上门去退亲了。祝英台喜欢的是梁山伯,所以就与马文才无关。不管梁山伯有多穷,或者说马文才有多富,祝英台爱的就是梁山伯这个人,仅此而已。
而对于李春菊来说,她是不爱那个小伙子的。所以,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都跟她的爱情无关。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当有人在她俩面前说起春菊的事情时,两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反驳,并且推荐他们去陈家村看这出戏。
蝴蝶在地球的一端扇动了一下翅膀,地球的另一端便起了一场龙卷风。
同样发生改变的,还有阮玉萍家。
自从面馆开业,生意便一直不错,每日都有固定的进项。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渐渐掌握出了其中的规律,做的更加得心应手。
做买卖就是这样,慢慢摸索,慢慢就有经验了。
阮大朗更是开心,因为他隔几日便去一趟县里将厨余挑回家喂猪,不但为家里省了不少粮食和青料,这几头猪也是长得油光水滑的,看着十分肥壮。
而李氏心疼他来回折腾,前几天一咬牙买了一头牛,又去木器店买了各式配件。想着村里的路不好走,又买了几块厚厚的垫子,这样一来,阮家现在便有牛车了,进出城就方便多了。
遇上有人想搭个顺风车,阮大朗也不收人银子,这样一来,阮家在村里的口碑倒是越来越好了。
十月的时候,随着天气渐渐地凉了下来,他家那一亩多的长生果也快成熟了。
看着满地的长生果叶子由绿变黄,再到开始落叶子,阮玉萍便知道这长生果大约是成熟了。
想了想叶枫说的话,这日,她坐着牛车跟阮大朗回来后,便直接去了地里,见四下无人,便用力拔了一颗出来,想着上下检查一番,可不能误了时候。
前几天刚下了雨,所以这地倒不是很干,扯花生倒是很适合。随着她的一用力,一整颗苗都被拔了出来,沙子险些钻进她的眼里去。
不过,看着花生苗根部的花生,她开心地笑了。
迫不及待地扯下一颗,剥开尝了,的确是熟了。叶枫说的成熟的长生果就是这个味道。
埋好这处的泥土,阮玉萍将花生丢进背篓里藏了起来,这才回家给阮大朗说了可以收长生果的事。
于是,第二天,面馆歇业了。
但为了老顾客不胡乱猜测,阮玉萍又写了一句“东家农忙,五日后开业”的字样,贴在了铺子的大门上。这样一来,哪
喜欢山寺杏花之寻亲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