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何?”
“既然皇上明旨封子仪为侯,户部照例应该给子仪安排侯府,如果子仪先于户部之前更换府邸必定招来御史的弹劾。”
孟浩然一针见血,等新的侯府下来,慢则数月。即便如此,郭礼只能等着,
“这次吐蕃大败,十年内难有动作,孟兄是否考虑将政事令从西域撤出?”
“子仪的意思是?”孟浩然当然考虑过在西域安插耳目,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吐蕃势弱,此消彼长之下大唐风头正劲。
郭礼拿来地图指向长安和辽东。当初郭礼建情报网的目的在于收集大唐的各路消息,只是因为不好和孟浩然明说,顺水推舟之下将情报网撒在西域,借口收集吐蕃和西域的消息,成立政事令。如今大败吐蕃,政事令的重点再放到西域已经失去原本的意义。
“子仪的意思明白,长安城是内患,辽东的外患。子仪放心,西域政事令撤回,最多两个月,长安和辽东的政事令运转正常。”
“这几个月第五谷建树颇多,子仪要不要听听?”
第五谷?这小子又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长安城的天下杂谈茶馆的主人换了。”孟浩然悠悠道。
天下杂谈茶馆就是孟浩然先前驻留的茶馆,老掌柜早有退意,可惜没有合适的人接手。此刻听到天下杂谈的茶馆换人,早知如此当初应该拿下。天下杂谈基本上属于民间舆论,郭礼可知道舆论的影响力有多大。
“换成谁?难道是第五谷?”郭礼不可置信。
“第五谷买下长安的天下杂谈茶馆,然后在渝州、洛阳开了分馆,这小子规划在全国开设二十家茶馆。名义上是茶馆,其实是书局在各地的联络点。第五谷在茶馆之中增设书室,免费看,茶馆生意愈发兴隆。”
“皇上有意向泰山封禅,孟兄以为其中有什么玄机?”
“据政事苑的消息,去岁张说就请旨泰山封禅,如今子仪大败吐蕃,击退室韦,开疆扩土,朝中群臣如何能放过这个机会?”
“侯爷,门外有人求见。”苟管家前来禀报。
“王维?”这位新科状元国子监监丞怎么会突然来访?
郭礼当初听到王维被皇上封为“监丞”,在心里还偷笑了半天。监丞乍听之下和奸臣一个读音。
王维落座之后,郭礼吩咐下人奉茶。对眼前的大才子,自从奉旨泡妞传为佳话,郭礼更多了几分敬重。
“下官听说郭大人回京避百官不见绕道面见圣上,又被皇上封为县侯特来恭贺侯爷。”王维开口官腔。
“王大人客气,郭某一向敬重摩诘的才华。”郭礼说得倒是心里话。经过几次尴尬之后,郭礼再不敢开口说什么“仰慕…久幕…”之类的话,生怕产生误解。
“下官前来特意邀请侯爷参加二皇子明晚的宴会,这是请帖。”王维将鎏金请帖放在桌上。
“什么宴会?”
“皇上建立丽正书院,二皇子为皇上分忧,请各地名士前来共同商议。”
“丽正书院?洛阳不是有一个丽正修书院吗?”郭礼问道。一字之差,换个名字而已。
“侯爷有所不知,开元五年置乾元院使,开元六年改为丽正修书院,初始以藏书为主,改为丽正修书院则以修书为主,如今圣上建丽正书院,则以修书为辅,授学为主。”王维解释道。
经过王维这番解释,郭礼算是明白了。刚开始是图书馆,后来变成文史研究院,现在改成清华北大之类的国家大学。
“恭敬不如从命。”郭礼收下帖子,王维告辞。
“先生看二皇子意欲何为?”郭礼问道,所谓的为皇上分忧都是借口托辞,真实的目的是什么呢?
“事关皇子,不如把公主请来一起商议?”孟浩然提议道。
万安公主很不高兴的来了。
“夫君,清莲正在和碧瑶妹子一起聊天,何事如此急促?”
“二皇子明日举行宴会,王维代二皇子送来的请帖,清莲认为其中有何缘故?”
万安久居宫中,对这些事情再熟悉不过。
“还不都是子仪惹的祸。”公主款款落座,轻声道。
“我?”郭礼郁闷,怎么什么事情和我都有关系,躺倒中枪的滋味可不好受。
“子仪出征之前,宫中已有传闻朝中大臣谏议父皇泰山封禅。宫里的太监、宫女就想着如何才能随圣驾一起出宫巡游。偌大的皇宫,比起外面的世界还是太小了。子仪大败吐蕃,父皇的文治武功勉强能够去泰山封禅,文武百官中以张大人为首好大喜功之流如何能够放过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何况子仪在草原大败室韦,小海区域方圆万里尽归安北都护府管辖。文治武功有了,开疆扩土有了,父皇泰山封禅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公主娓娓道来,这件事情还真和郭礼有直接关系。先前虽然有人上奏请求皇上泰山封禅,李隆基自认德行不足以封禅。如今有了郭礼开疆拓土创下武功群臣再劝时,这件事也就水到渠成。
“这件事和二皇子有什么牵扯?”
公主看了一眼郭礼,夫君尽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对于朝政的敏感实在迟钝的一塌糊涂。谋略天下犹如两人对弈,善谋者注重大局,落子及远。看来夫君只能战场上冲锋杀敌,在朝堂之上,公主还真的不能放心。
“泰山封禅,父皇出宫数月。”公主再次提点夫君。
八窍明白了七窍郭礼还是一窍不通,表情木然的
喜欢唐朝小卒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