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谁说黄月英长得丑的呢?
《襄阳记》云: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
翻译过来,就是黄承彦对诸葛亮说,“我听说你正在挑选老婆。我有一位相貌丑陋的女儿,生得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你相匹配。”
请想一想当时的语言环境吧,黄承彦是以什么口气说的?
“开玩笑。”
对,就是开玩笑。
诸葛亮,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躲在隆中的诸葛亮和黄承彦很熟很熟,二人是忘年交,这一点是肯定的。
诸葛亮自幼丧父,跟随叔父。
诸葛亮天资聪慧,不假,但他不是神人,他的才学,是向别人学来的。
黄承彦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等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诸葛亮又是求学似渴,遇到这样的人,还不黏在一起?
可以说,诸葛亮这六“家”,有三家——即“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黄承彦有关。
两人常在一起,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分析汉朝未来的走向,刘备如何如何,曹操如何如何,孙权如何如何。
上文推测,诸葛亮的一番“隆中对”,实际核心内容出自黄承彦。
隆中山对面的棋山上,有黄承彦和诸葛亮对弈的棋盘石,后来有好事者将它转到了乐山。
两人在玩儿?非也。两人在演示未来构成“三国”的要素,演示着一次次著名的战役,曹操怎么样,刘备就怎么样,孙权又该怎么样,而孙权不这样而那样,刘皇叔这个汉朝的苗裔,就应该怎么怎么样。
甚至,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这样的战役,都会在棋盘上演练出来。
二人非常密切,一向忧国忧民,持重以待。
当时,诸葛亮十九岁,他的养父——他的叔叔就催促他结婚,并且,在老家给他相搭一户人家的姑娘,催他回家看看,要是行,就把婚结了,再拖下去,就成大龄青年了(那时候,男子十四、五就可以抱孩子了)。
你总在隆中那个地方,也不是个事呀:有名主来可倒好,要是没有明主呢?要是你宣传不到位,明主不知道你那个小草厦子呢?你还就那么挺脖等着?快回来吧,结了婚,是正经。就像现在一样:催婚。
诸葛亮接到叔叔的一个又一个催婚电话,很是心烦意乱,正在和黄承彦棋盘上演练“夷陵之战”,可是,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
黄承彦就问,“你咋地啦?三国的这三大战役,关乎刘皇叔的这一役,最为关键,你的注意力怎么不集中,怎么总溜号?”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说,“嗨,我叔,总催我回去结婚!”
黄承彦说,“催婚对呀,那你就回去一趟吧,结了婚,各什个月,再回来呗,啥也不耽误。”
诸葛亮又叹了一口气,说,“老哥,你不知道,娶媳妇这个事,不是小事,娶一个,不是那么回事的,要给你搅搅的,纵然你有经天玮地之才,也是枉然也、也、也……”
黄承彦看把诸葛亮难为成这个样子,笑了,他说,“我有个闺女,你称赞过的,只是长得丑了点儿,黄头发,黑肤色,你愿意娶她为妻吗?”
诸葛亮说,“你说谁?是小英英吗?”
黄承彦还是笑,“不是英英又是谁呢?”
“老哥,你别扯了,”诸葛亮说,“英英才一十四岁,未成年,怎么可以结婚呢?”
“哎——”黄承彦说,“你穿越到哪儿去了?一千九百多年当两千年之后,才法定十四岁为未成年,咱们这个时候,十四岁都有抱孩子的了——你少扯哩甘儿楞儿,你就说你愿意不愿意娶我闺女英英吧?”
“啊,‘愿意不愿意’,那肯定是愿意了,”诸葛亮咧着嘴说,“英英正是我的追求,但是……”
——当成短篇小说,我就可以虚构?就可以胡诌八扯?
非也。
黄承彦和诸葛亮交往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谈到过她的女儿黄月英。
黄承彦以他的女儿为骄傲,他怎么能不谈他的女儿呢?
尤其他们谈到各项发明的时候,比方谈到木牛流马的机械制造上,一定谈到黄月英,也
就是说,黄月英在诸葛亮的心中,早就种上了崇敬、钦佩的种子,只是……只是什么,诸葛亮没有向黄承彦披露自己对他女儿的仰慕~爱慕之心呢?
有一个最大的选项,那就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年龄不相适应,或者说,黄月英的年龄太小。
史书中的只言片语,也可以佐证洒家的推断:
黄承彦说自己的女儿“黄头黑色”。
“黄头”,女孩什么时候黄头?很小的时候嘛。女孩未成年,毛发色素未沉着,自然就稀疏泛黄了。大了,成年了,随着性激素满负荷,头发肯定浓密黝黑,不然,她的遗传基因还能有问题?还能有西方的血统?
至于“黑色”——你想,黄月英,小丫头,整天琢磨各种发明,顾不上洗脸、化妆,美白,她岂能不黑?
其实,说黑,也不算太黑,基本就是时下的经过日光浴,晒成的米色——她搞发明,不可能整天在屋里,面对试管、烧杯、酒精灯吧?黄月英的发明,大多是机械发明,这就要求她大多在室外,岂有不进行日光浴的道理?
至于后四个字“而才堪配”,是《襄阳记》的作者,没有深入探究黄
喜欢三国的女人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