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这次战争使大梁朝受了内伤;也有人说,这其实是皇帝的阴谋,借此机会,彻底控制住地方武装,也削去了两个大门阀。
以前,赵氏家族本身就是一大门阀,依靠其它门阀势力帮助,建立大梁政权,可后来,各门阀拥兵自重,威胁皇权。
虽然高祖采取了一些手段,可直到他死,也没能彻底解除门阀势力,二百年过去,现在再想消灭,就更是积重难返。
维持住平衡,已经实属不易。
或许这多年来,三大门阀已经和皇权找到了平衡点。尤其是在面对有外族侵略的时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至于何时打破平衡,这个难题,还是交给没有外族侵扰的年代去解决吧。
可大梁建国二百年,就没消停过。内忧外患不断。
各大门阀之间虽然暗流涌动,却一直没找到机会互相下手。
赵氏皇权几次摇摇欲坠,竟然都挺了过来,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奇迹。
看着十六岁的小皇帝,凝眉瞪眼,曹太后一阵心酸,可这次,小皇帝却底气十足,因为他培养的十二名武艺高超的护卫,足可以把面前三个老头重拳锤死。
但小皇帝并没有这么做,在得到三个老头的肯定答复后,便让他们走了,让他们回家想好作战计划,下午再来谈。
御花园。
“皇妹,你看皇兄今日表现如何?”眉眼灵动的少年皇帝,溜溜达达,忽而站定,掐住一朵梅花。
长安公主赵雅乖巧站立在皇兄身旁,一笑道:“皇兄今日好大的脾气,赵雅都不认识了呐。”
少年一笑,掐掉梅花,送给长安公主,“这三个老不死的,以为我还是刚登基时的十三岁小孩,欺我太甚。我迟早要主政,他们手里的权力,应该适当收一收了。”
长安公主含颦带笑,“皇兄不可操之过急,时候还早着呢。”
“都火烧眉毛了,还早?”小皇帝赵策一摔袖子,仰头,伸手,一副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道:“我要三年之内收复河北,五年打通河西走廊,十年拿下辽东,十五年消灭南晋,二十年平定神州,五湖四海皆称臣!”
皇兄又开始说大话了,长安公主不好直接反驳,而是婉转道:“如今安西都护府的问题还没解决呢,闵悦将军二十岁出征,六十岁还没能回来,人家都拿这事儿写诗了。”
“我要打通河西走廊,不就是为了让他能回来吗?到时候,我还要出兵西域,跨过不周山,倒要看看那些宵小能奈我何!”赵策突然一皱眉:“哎,皇妹,听你口气,好像对皇兄的宏图大志不是很乐观呀,怎么着,你也不看好皇兄?”
“怎么敢呢。皇兄雄才伟略,必然是高祖一样的英明之主。”长安公主手拈梅花,“不过呀,现在咱们可是腹背受敌,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眼高于顶,如今北方草原两个势力崛起,他们之所以没来侵扰中原,只是因为他们还在互相争夺地盘,等他们之间的问题解决了呀,大同一带需要增兵才是。”
“你是说外新人和扶悍人?嗯,皇妹不愧是朕的伴读,倒是学了不少知识。”赵策看起来有些得意,好像是说,你知道的我都知道。
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赵家和唐家,都是少子家族,家丁不旺。唐家男儿少,与连年战争有关系,而皇族赵家,却不是那么回事。最近一百年,皇帝几乎都是一脉单传。危危险险的,真不知哪一代就断了香火。到了赵策这一代,可算生了两个儿子,可太子死得比他爹还早三年。
实在是皇家之不幸。
虽然也有许多姓赵的皇亲,可亲属关系已经有些远了。还多是一些不学无术之辈。否则选拔皇帝陪读,也不至于选了个公主来。这些年,小公主没少替太子挨打手板。
皇帝家的老师很严厉,可他不能打太子,太子犯错,只能让陪读替太子挨打。
公主眨了眨眼,察言观色,觉得应该给皇兄泼一泼冷水了,斟酌一番,道:“前一阵听说蜀汉伪皇死了(当着皇兄的面,不能管蜀汉的皇帝叫皇帝,死了也不能说驾崩),儿子刘洵登基,厉兵秣马,正要去打大理国。如果消灭了大理,我猜他也要来搅乱时局。咱们在汉中和陇右的驻军,应该再加强一些才是。”
赵策皱眉,道:“这些也在我的预料之中,不过等他消灭了大理,我也消灭男贾人了,到时候我不发兵打他,就已经是他的造化了,他还敢来搅乱中原形势?哼!想得美!”
见皇帝有了些脾气,公主笑道:“我猜太后娘娘和三位辅政大臣一会儿就能定下反攻的计划,如果不出意料,可能四家各出一支部队。如果是这个结果,到时候谁来指挥这四支部队,却是一个大难题了。四支部队属于四大门阀,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战、互不接应的局面。”
“如若真是那样,朕!要御驾亲征!”赵策满脸怒气:“还有,以后你不要再跟我提什么门阀不门阀的,哪有什么门阀部队?都是朕的部队!”
闻言,公主目光呆滞。
公主以为,皇兄真不应该这么着急,三个辅政大臣年事已高,最年轻的都七十二岁了,而你才多大年纪呢。他们后人要继承他们的位置,到时候你再树威也不迟。而那时他们手中的辅政大臣的权力,就不取自消了。
喜欢门阀风云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