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传太监贾公公认出了临安公主府的马车,见此形势,立马小碎步迎了上去,在马车前半跪作揖行礼道:“奴才贾迪叩见长公主殿下,祝万福安康。”
“贾公公受累,从宣德门到紫宸殿,再到翰林院,都有您忙前忙后的身影。”侍女掀开车帘,赵璇由丫鬟扶着走下马车,只见她身穿一袭朴素的蓝色纱裙,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流苏,配一条翠绿色的玉佩,头发用一根蝴蝶玉簪插住,三千青丝散开,看起来素雅,却尽显华贵,裙幅褶褶如月光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显得步态雍容柔美。
言语间,赵璇与萧正羽的目光相遇,双方都在第一时间认出了彼此,微微颔首示意。这是两人在分别五年后的邂逅,五年的时光清浅和岁月嫣然,让昔日的少男少女已经成长为俊男靓女。
赵璇抬眸,保持淡定,内心却心猿意马,柔声道:“听皇兄说,萧公子也参加了今年的科举进士,却未料是蟾宫折桂,恭喜恭喜!一别几年不见,归来已经放榜梅花三鼎甲。”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凡是考中进士的状元、榜眼、探花,均可被直接选入翰林,其余进士都要再经过考核选拔,才有进入翰林院,获得职位的资格。萧正羽出现在翰林院,说明已经皇榜高中“三鼎甲”。反之,如果得知萧正羽已经高中榜眼,则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授翰林院修撰、编修,出现在翰林院。
其实,赵璇早已探听萧正羽科举高中榜眼的事情,这也正是她前往翰林院的缘由,但是她不愿意就这么直白地告诉萧正羽“因为你回来了,我有些思念,故过来看望,君可好?”,而是以询问盛世修书的名义,前往翰林院,也真是“闲”情。
每个少女情窦初开的时候,多是羞涩而含蓄,又似小鹿乱撞。花底离愁三月雨,一寸还成千万缕。赵璇对萧正羽一直存有好感,毕竟干净硬朗帅气的男孩子,对于任何女孩子而言,都易倾心仰慕,更何况文韬武略。
但是对于赵璇而言,倾心于萧正羽的最重要原因,并不在于他的品貌非凡和气宇轩扬,也不在于他的才思敏捷和才华多旦,而是在于是他陪她度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父亲亡故,风木含悲,不仅仅是因为年少时候要承受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的悲恸欲绝,还因为自古皇家的争斗都是六亲不认,整日惶惶不可终日,欲哭不能哭、不敢哭、不准哭的童年时光,儿时有了萧正羽的陪伴,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生活的一个角落,让她在万重压力与花式暗黑中够稍作休息,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所以,当她探听得知萧正羽已经随父亲返回东京开封府,身处陵园的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埋藏心底,立马返京为见心上人一面,这于他科举及第成名无关。
记着第一次相逢时候,是宋开宝七年(公元976年)的冬天,雪花漫舞,柳絮一般,来时纤尘不染,落时点尘不惊,将皇宫幻化成一片静谧的天堂。一朵朵六角小花,玲珑剔透,举世无双,将皇宫金碧辉煌的殿堂、楼阁、亭廊、台榭、庙坛都打扮的银装素裹。
宫女们和太监们却无暇欣赏这风景如画的诗意,只顾埋头扫雪,时不时抱怨地雪大如席太费力、难清扫。有一个轮廓分明、羞涩俊气的小男孩跟随父亲进宫,恭敬地等候在御花园内,即是萧正羽。当时其父亲萧守文被太祖皇帝赵匡胤召见,在垂拱殿商议国事。
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历史上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局面,使宋代文化空前繁盛。当然,萧守文父子显然也是该政策受益方,“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是家族沿袭下来的荣誉,也深得皇帝器重。
赵璇正当5岁,正在御花园雪地里抽陀螺,被一群小宫女簇拥着。纵使雪花飘飘,也没有阻止小公主的热情。一时鞭声四起,笑靥如花,陀螺在冰上飞速长时间旋转。
小男孩独自一人站在不远处,默默地看着眼前的热闹。他似乎想融入其中,却又觉得格格不入,一众女孩子在一起玩耍,他显得几分无聊,等待父亲的时间显得比较漫长。
于是,小男孩突发奇想,他一个人在一旁雪地上用“脚踩”绘画,只见他时而奔跑、时而慢步、时而停下用脚蹭一蹭、蹬一蹬,让旁人不知道缘由,顿时吸引了在一旁嬉戏玩耍的赵璇。忽然,小公主在余光中瞥见一个陌生的小男孩身影在雪地里来回晃动,脚下生风,仿佛在描绘着什么图画,年龄与自己相仿,大约7、8岁。
旁边伺候的小宫女也顺视望去,觉得小男孩的行为举止甚是滑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对赵璇“扑哧”言笑道:“长公主,他好奇怪喔,像鹅一样在雪地里打圈。”对此,赵璇并没有直接理会,而是她们充满好奇地反问道:“你们说他,究竟在雪地上绘画什么东西?”
随着步伐的移动,轻重落地,小男孩在雪地里留下的足迹串联起来,似乎是在宣纸上作画,执笔挥墨,笔底春风,潇洒自如。
不知不觉,赵璇停下了手中兴致勃勃地抽打陀螺的鞭子,充满了好奇心,较为急促地迈开步伐凑上前看热闹。刹那,一群小宫女在临
喜欢背叛江湖之北宋鏖战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