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听说由礼部筹备的正月十三举办的文会上,朝廷已经同意礼部的提议,要邀请来我大齐朝拜的所有外国使团参加,说白了,文会其实也是一种比赛,只不过这种比赛看上去比较随意散漫,要不干脆把这次与契丹人还有其他几个外国使团的比武放到文会中去,比如可以设诗词、对联、术算、杂项、格斗等五项赛事,进一步弱化契丹人在武力方面的优势。这样,大齐只要能拿到两项冠军,就基本上能保证排名第一了。”
等刘凡说完了,众人脸上均是一幅不可思议的表情,这算啥事,一帮军汉的打打杀杀怎么能放到上流社会高雅的文会中去!
一片静谧中,堂上唯一一位有进士身份的兵部右侍郎说道,“刘将军,这个不可能吧,参加文会的文人仕子没有人会不反对的,如果在文会中加入几个军汉的武斗,那还能叫文会吗。”
“他们反对没关系,只要朝廷同意就行,叫不叫文会也没关系,只要大齐能赢就行,大不了改个名字,叫个文武大会就是了。”
李宗雄、盖延寿等人虽然感觉刘凡的提议近乎胡闹,但从朝廷乃至大齐的利益考虑,这还真是一个和稀泥的好办法,朝廷绝对会同意这样做,而失掉的也仅仅是一场小小文会而已,在圣上、杨相这些大齐的掌舵者的眼里失掉一次文会连个屁也不值。
至和六年正月初十,是太史局几经周折为阅兵选定的黄道吉日,按照太史局正卿的说法,“五年之前的这一天,当今圣上大齐高宗皇帝在太极殿接受众臣朝贺荣登大宝,而高宗皇帝今年五十有五,再加上大齐至今立国也刚好五十五年,这加起来就是五福临门。”这一说辞立即得到了朝廷内外、朝堂上下的一致称赞,高宗皇帝在朝议时当即拍板同意太史局的提议,将阅兵时间定在了至和六年正月初十。
初七晚上靖宁郡主无意中向刘凡和李敏提起这事时,刘凡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对这些部堂高官挖空心思搏取圣上的欢心感到由衷的佩服,不知这个太史局正卿熬了多少个夜晚才想出来这么个好噱头来。
不过初十这一天却给太史局正卿给足了颜面,昨日晚间长安城内的居民临睡时天空还阴云密布,不料一大早起床后却看到的是碧空如洗,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遇到这样一个好天气更是让人身心愉悦。
巳初两刻,东起长安城的通化门西至开远门的承天门横街两边已经是人山人海,横街左右十二坊的临街一边,不管是商户店铺还是住家人户,家家户户门瞻上都挂满了彩色丝花,个别大户人家还在门前设上了香案,案上青烟缭绕,房前丝花垂立,每隔几步就有一名持刀而立的卫兵,三五成群的公门差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横街位于宫城和皇城前面的一段,则专门是为朝廷六部九卿以及附近州县官吏划定的区域,与两边百姓观瞻的区域相比显得安静许多,而两位宰相与六部九卿的正副堂官以及皇亲国戚们则共同陪同皇上在承天门门楼上观看阅兵仪式,门楼两侧则是为几家外国使团专门设立的观看区域。
承天门横街虽然名为街道,实际上它的宽度几乎达到了五百步,看上去更像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巨型广场,除去道路两边为官吏和百姓设立的十多排观瞻区,用于阅兵队伍通过的正街仍然有近三百步,用后世对于街道的通行说法,正街差不多有双向二十车道宽,用于阅兵队伍通过仍然绰绰有余。
巳初三刻,承天门上一道令旗挥下,对面的朱雀街口十面大鼓立即重重地敲了五响,象征着高宗皇帝登基已满五年。鼓声过后,两千名金甲武士擎着赤旗络绎从皇城中迈着方步走出,向东向西两个方向上散开,十步一岗形成阅兵护旗队,个个高举赤旗扶着腰刀傲然矗立,此后就不再允许任何人在承天门横街上随意走动。
巳正时分不到,掖门前的东西鼓楼钟鼓齐鸣,随即宫城内乐声大作,一瞬间,承天门城楼两边立即竖起五十五杆赤色大纛,上面金灿灿亮晃晃地绣着头角峥嵘的金龙,几乎同时,城楼正中撑起一顶九龙黄罗大伞,随着承天门城楼对面不知何人的一声令下,宫城和皇城中间横街两侧的官员同声高呼“万岁”。这声音就似山呼海啸一般掠地卷过,霎时间传到东西两侧的百姓观瞻区并继续向外传播,于是震耳欲聋的“万岁”声从内城一至传到外城远方,绵延不绝。
伴随着这响彻云霄的欢呼声,宫城内浑厚悠长的景阳钟声也连续响起,如果此时有心人注意一下这钟声,从第一声开始到最后一声结束这钟声也刚好敲了五十五下。
最后一声钟声恰好和长安城中用于报时的钟鼓声一丝不差地合在一起,钟声结束后,两千名阅兵护旗队同时高呼“诸军受阅”,预示着至和六年大齐帝国的重大阅兵仪式于正月初十巳正时分正式开始。
本来在阅兵之前还有一道“献俘”仪式,但考虑到契丹使团也要参加观礼,为避免“献俘”仪式引起契丹使团的反感,进而影响接下来两国的贸易谈判等事宜,宰相公廨紧急向高宗皇帝汇报后,临时决定将放在阅兵之前的“献俘”仪式取消,昨日西北行营已与刑部官员办理了交接手续,一千名契丹族俘虏直接押解至刑部大牢。
五十五记景阳钟声刚刚响过,东边通化门方向立即传来一阵热烈的欢呼声,看来首支阅兵队伍已从通化门进到承天门横街了
喜欢三石缘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