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确有历史原型,但是与民间的故事差异极大:历史上,刘敏宫中的宫女李氏被宋真宗临幸,生下了真宗皇帝的儿子赵受益;由于李氏的地位太低所以只能由刘敏代为抚养,也就是日后的宋仁宗。
宋仁宗从来不知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在掌权之后才听说了此事,并且听闻生母可能是被刘敏害死于是大怒,派兵包围了刘敏娘家人的府邸;但经过最后的检查,发现李氏是正常死亡;宋仁宗知道自己误听了谣言,此事也就作罢了。
但是,宋仁宗派兵包围了刘敏娘家人府邸的事却在民间越传越邪乎,最后成了后世人看到的狸猫换太子。
说起刘敏在历史中的形象,那可真的是颇受赞誉。后世人评价,她绝对是一个可以与武则天媲美的杰出女政治家。
刘敏十一年临朝听政,最终未敢称帝;在她临朝称制的十年之中,宋朝四海承平,稳步发展,为日后宋仁宗时期的天下大治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但是,关于刘敏的争议,也就在这十年中逐渐产生。
刘敏是一个十分强势的女人,为政十年之中,对于权力的把控可谓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在朝中,与她作对的大臣几乎都被外放;对宋仁宗她隐瞒了自己代人为母的事实并且死不交权。
刘敏对于权力的痴迷还体现在对于皇帝服饰的喜爱。
1024年,刘敏穿着龙袍参加了册封大典,1032年起,刘敏又两次穿着帝王应着的衮服去祭拜宋朝的太庙,可以说刘敏想当皇帝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
但矛盾的是,对于某些趋炎附势的朝臣所上的劝进的奏表;刘敏或置之不理,或予以斥咄,表现自己并没有想当皇帝的心思。
那么,刘敏到底有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呢?
从刘敏当政十年的表现来说,刘敏应该是有过当武则天第二的想法的;否则她就不会如此地冒天下之大不韪,多次的僭越礼制。
其实,这也就是对于天下人,对于朝臣的试探;但试探的结果并不理想,也就让她放弃了当皇帝的的念想。也就是说,刘敏是不敢当皇帝。
刘敏的人生经历很像武则天,在入宫后又极为受宠,最后在皇帝的帮助下登上了皇后之位又都因为儿子年幼,临朝称制。
如此相似的人生轨迹,难免会让刘敏产生当皇帝的想法;但是,武则天的成功难以复制。
首先就是朝臣的提防。有武则天当皇帝的前车之鉴,如今刘敏又这么强势,朝臣的心思是难免的,因此也会对于刘敏的行为多加抵制。
刘敏几次僭越礼制的穿着就是在试探朝臣的态度,而朝臣的激烈反对,也说明,她当皇帝的难度远超武则天。
此外,刘敏的十年执政时间还是太短。再加上朝臣的提防,还有以八大王赵元俨的宗室之人的挤压;让刘敏培植自己势力的机会其实不多,没有自己的势力,就要当皇帝,显然就是往火坑里跳,刘敏不会冒这个险。
因此,刘敏的称帝想法就只能是一个奢望,而他一次次的穿着衮服站在大宋的宗庙前,也许就是尽最大可能满足自己的奢望,同时,也是对自己操劳半生而无果的政治生活做一个慰藉。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染病,下令大赦天下,将乾兴元年即刘娥临朝以来的贬死之人包括寇准、曹利用等刘娥的政敌们恢复旧有官职,并将丁谓从贬黜的远地内迁。
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刘娥崩逝。宋仁宗在皇仪殿召见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
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
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
刘娥死后,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十余年来一直佯装疯癫,称病不朝的八王爷赵元俨(后世艺术作品中“八贤王”的原型之一)对仁宗言道:“刘后非陛下生母,陛下生母乃是李宸妃。李妃娘娘死的不明不白,怕是被人害死的。”
皇太妃杨氏亦告知仁宗:“陛下真正的母亲确是李宸妃,现已不在人世。”
宋仁宗这才明白,原来刘氏并非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娘娘至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
接连的打击令仁宗皇帝伤痛欲绝,几日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
宋仁宗派兵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宸妃被以后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
得知消息后,仁宗感叹道:“人的话,岂可尽信啊!”
随后,仁宗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着说:“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
明道二年(1033年)十月,宋仁宗率群臣将刘敏(刘娥)下葬,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刘敏(刘娥)死后,宋仁宗身世大白于天下。“仁宗认母”遂成为轰动朝野的大事。
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刘敏——刘娥)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
宋代之后,刘敏(刘娥)、李宸妃、宋仁宗之间的恩怨纠葛迅速被艺术化,元代杂剧《抱妆盒》、明代的《金丸记》,尤其是后来《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广为流传,使得这件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在文学、戏剧的不断演绎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
刘敏(刘娥)临朝称制11年,对大宋朝廷作出了卓绝贡献。
首先是终结天书。大
喜欢章献明肃皇太后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