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与道相合。水,善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存在,所以最为接近‘道’。它乐于同弱小相处,心境如渊,沉着冷静;任义信实,不作欺瞒;行事知时知事,顺势而为。真是因为水的不争,所以才无错失。
不争,亦是无为也!
少年沉入水中,那种邪异的状态消散后,神色清明,洞悉水的奥秘,感悟到来自水的不争之道。浑身被水所包围,清澈明了的水在少年身体表面流转,发出蔚蓝色的光芒。少年没有感到一丝不适,和窒息感。反而能自由畅快地在水里呼吸,仿佛被人揉捏一样,四肢百骸无一不舒适万分。
少年睁着乌黑的双眼,望向水面,波澜不惊,粼粼银光闪烁,倒映着满天的星辰。星光点点,若隐若现,黄昏的尾声接近,瑶池的夜晚即将降临,那又是别样的景色。不过现在对少年来说,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即便星辰照耀,新月为轮,没有心心念念之人在旁,又有什么可看的呢?
不过是无尽的黑夜罢了,少年内心是厌恶的,憎恨的,甚至有着丝丝恐惧。
少年双眸渐渐看得失神,在水里静静地平躺了一阵子。眼看黑夜即将完全笼罩瑶池水面,少年缓缓闭上了双眼,蔚蓝色的光芒在水中闪耀,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少年浮向水面。看似缓慢,实际如同逆流而上的瀑布般,初时平静,渐渐厚重起来,气势磅礴,倾泻而出。
很快,少年‘噗’的一身浮出了水面,四肢微张,仰头朝天,平静地浮在水面上。
有微风拂过,掀起阵阵涟漪,太阳此时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只留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明亮的弯月,和群星点缀。涟漪渐起,化作微波荡漾,少年的身体随之上下浮动,却始终不曾下沉。
就这样随波逐流,自由飘荡了一会儿。少年竟然漂流到了一处岸边,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灰白的长袍,宽敞的袖子,背负双手,任由瑶池水面刮来的风吹起白须,仰面望着夜空。一幅仙风道骨,身融自然,与天地浑然一体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不过让人诧异的是,水面躺着的少年,在夜辉下静谧的样子,显得别有一番味道。
瑶池夜景美如画,老人少年静无言。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无为之益,不言之教。”
“含章,汝可知之?”
老人对着漫天星辰说道,夜空仿佛折射着瑶池水面,少年此时,静心通明!
“老师,道不可言,弟子感受到它缥缈不定,有时藏于虚无,有时浮于万物,难以捉摸。究竟,什么是至道?”少年提出自己的疑问,朦朦胧胧之间,他仿佛抓住了什么,却又失之交臂,心中不解,向老人请教。
“汝且在水中,洗净心灵,摒除昔日所学之圣贤经典。道冲,幽深而不显现。”
老人说完,少年缓缓下沉,不一会儿又再次浮出水面。
……
“有形来自无形,精神灵魂来自大道,万物起自形体。它们生下来的时候没有行迹,死后无局限;没有出来的门户,也没有静息的归宿。它们站立的地方是天地的中央,四面通达,广博而自在。”
“若没有道,天就不能高大,地就不能广博,日月不能运行,万物无法生长。道之深,想这瑶池水一样,反复流转永无止境,运转万物永不疲乏。像这样被万物所依而不觉疲乏的,就是至道!”
“摧毁万物而不以为暴虐,施恩于万物也不以为仁。先于天地而生,不以为长寿;承载万物,不以为智慧。”
“虚静时,和阴气同归于寂寥;运行时,和阳气同波逐流。像天一样运行,像地一样平静。这就是至道,在人之上,天地之上。万物归附。”
老人口中道韵频出,四周的生灵无不活跃起来,聆听圣人的言语,万物恍若诞出生灵。瑶池水面变得平静无波,月光的余晖映照,群山古树摇曳生姿。万籁俱寂!
平静躺在水面的少年陡然睁开双眼,星辰倒映在少年的双眸,黑色与白色交相辉映,星目顾盼间,老人不知何时已经不在岸边。少年起身回到不远处的古榆树下,心中感慨不已。不过一时,少年收敛心神,盘坐在古榆之下,面朝瑶池,继续感悟着那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大道!
老人并没有先教导秦瑜如何修炼,反而是让他一开始就‘悟道’。感悟大道运行,体会万物生长规律变化。这一点,从三年前便已经开始,只不过现在秦瑜有了另一番领悟。对道的理解不似从前的懵懂无知。
秦瑜闭上星眸,渐渐的,周身隐约流转着璀璨的气流。细如绵针的气流顺着秦瑜的身体,朝着他的四肢百骸流动而去,滋润着这具弱小不堪的身躯。奇妙的天地灵气冲刷着肉身,秦瑜感觉舒适无比。
此时伴随着天地灵气的滋养,一丝丝水气自瑶池水面隔空抽离,萦绕在秦瑜身体表面。上善若水,秦瑜感受到缕缕凉意环绕,耳目变得格外清明起来,头脑也运转得越来越快,对道的感悟渐渐加深。同时,对水也有了一点若有若无的掌控感,仿佛自己抬手间就能掀起巨浪……
翌日,待到秦瑜从入定之中醒转过来,便听到耳边传来老师的声音,古朴而厚重。老师一直在关注自己的修行状况,秦瑜心中升起一种感动。三年来,老师一直在参悟更深的道,行踪缥缈。难得见到他和苏苏二人,当时二人为伴,倒也不觉得无聊
喜欢劫秦记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