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到2146年6月12号:
“不,这不是真的,这怎么可能……”,潘月明心中不停地让自己相信这是幻觉,他使劲咬了咬右手食指,直到渗出几滴鲜红的血珠,他再次确认自己是清醒的。
接连几天都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在发生着,现在已经是第六天了,难道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个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潘月明缓缓地打开抽屉,像往常一样拿出那个略显陈旧的记事本。a5幅面的记事本右上角标签用黑色的碳素笔写着:【2146年】。
他迅速翻到最近的空白页,潦草地写到:
日期:2146年6月12日,时间:4:22:12
温度:-18摄氏度,风向:西南风5级
记录人:潘月明
1、企鹅号观测点信号丢失。
2、红星号浮冰今日高程为28.46m。
3、海豹号冰山顶部高程为3228.34。
……
关上记事本,潘月明拨通了宿舍的内部电话。
“这么早,师傅”,还没等潘月明开口,电话那头传来助手刘易洋慵懒的声音。
“小刘,快起来了,我们出去一趟”,潘月明应声道。
“三分钟左右到”,刘易洋似乎清醒了许多。
三分钟,刚刚好,着一身灰色防寒服的刘易洋出现在考察站大门进口。
“师傅,这是要到哪里去呀?”。
“路上说,先上雪橇”,潘月明一边快速走出考察站,一边扔给刘易洋一把雪橇钥匙。
两人换好冰靴,戴好头盔跳上气垫式雪橇,疾速地驶出了c国南极科考站,径直向海豹号冰川驶去,留下冰面上腾起的两道雪雾。
“我们这是到哪里去呀,这么急着出来?”,刘易洋转头问道。
“已经持续六天了,我们设置的几个观测点,冰雪消融的速度每天都呈指数级增长,我担心的事终将还是发生了。
我们现在到海豹号冰川去,刚才的高程数据比昨日下降了55.8米,这么大面积的冰川一天消融这么多肯定不正常,现在就去观测点位置看看是否设置的信号源出问题了”,潘月明回答道。
上天保佑,但愿不是真的如此消融,潘月明心中暗自祈祷着。
观测站距海豹号冰川坡顶直线距离仅有四十多公里,若是平时这气垫式雪橇要不了一小时就到了,但今天的潘月明开得很小心,平均时速顶多只有20多公里每小时。
“师傅,海豹号冰川下降55.8米会造成多大影响?”,刘易洋问道。
“这么说吧,世界上最大冰川就是南极与格陵兰两大冰盖,这两大冰盖储存着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淡水,其中南极这里就占了百分之七十。
而我们要去的海豹号观测点就是我们国家2005年1月成功登顶时埋置的信号源。
南极整个冰盖占地面积近1400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面积一天融化了55.8米,你算算是多少立方米的淡水流入海中?”。
“天呀,这不是个天文数字呀,但对于全球海洋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吧!”,刘易洋小声的说道。
“确实不算什么,照这个速度持续下去,整个南极冰盖将在九个月中消失,这还算不了什么吗?你知道南极与格陵兰两大冰盖完全融化会是什么结果吗?”。
潘月明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说道:
“那是将2400多万立方千米的淡水倾倒在海洋中,全球的海平面将上涨近60多米,这会带来全球气温急剧变化,海啸、地震、火山等各种灾害会在全球范围内肆虐,
随着冰川的进一步融化会造成不可逆的恶性循环,地球会进入第二次冰河时代,这简直太可怕了,我看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日子也不多了!”,潘月明加重了语气,他显然对这个新助手的无知有些许不满。
“小心,啊……”。
还没等刘易洋完全叫出声来,气垫式雪橇已重重地撞向突然出现的一堵冰墙上,雪橇头部的两个前叉已完全刺进了冰墙,刘易洋则被惯性扔出了二十多米远,半躺在冰墩上昏死了过去。
另一边潘月明的头盔在冰墙上撞出个半球凹坑,他被冰墙狠狠地反弹在冰面上不醒人事,整个钢化玻璃面罩全碎裂成蛛网状,仿佛汽车挡风玻璃被重物击打过一般,
透过面罩已经不能看清他的面部了,玻璃渣全粘在夹胶层上,所幸面罩的质量确实不错,应该并未伤及他。
不知过了多久,冰面上仰面朝天的雪橇发动机轰鸣声越来越弱,应该是燃料快耗尽了吧,不远处的刘易洋因伤得不重而慢慢苏醒过来。
试着活动了下四肢,刘易洋发现身体并没有什么异样,双手支撑着坐起身来,摘下头盔放到身旁,慢慢地回想起出事的那一幕。
“不好,师傅怎么样了?”,刘易洋转了转头,迅速地环顾四周找寻着师傅的踪影,她哪里知道自己被该死的物理惯性抛到了十多米高的冰墩上躺着。
渐渐的,她慢慢恢复听觉的双耳传来雪橇发动机间隙的轰鸣声,一阵一阵的。
刘易洋站起身来,六月的南极正处在长达半年的极夜中段,四周黑漆漆的一片,仅仅能见的就只有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了,寻声望去,她终于看清了。
雪橇的车头灯通过冰墙反射出的光线非常柔和,终于她发现自己正站在十多米高的冰墩上,由于角度问题,她没有看见雪橇,但却看见了倒在地上的潘
喜欢星途之源启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