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现实总是比想象要残酷,李斯费尽了心思,却一直没有见到秦王。而且不久之后,秦王便一命呜呼,嬴政即位,年仅13岁,由丞相吕不韦辅政。他既不能像范雎一般,有人为之引荐;也不能如蔡泽一样,依靠三寸不烂之舌将吕不韦说下台,让自己取而代之,因为此时的吕不韦正如日中天,怎么可能急流勇退呢?
于是,李斯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到了吕不韦。
当然,吕不韦可不同于信陵君,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有没有能力,都直接纳为自己的门客。在李斯登门拜访之后,吕不韦对其进行了一番拷问。具体内容大致是问李斯如何会到他这里来?过去师从何门?学了什么治国之道?将来在秦国将如何作为?李斯对吕不韦的问话很重视,于是将自己胸中的韬略略微陈述了一番。当然,在此之前李斯也考虑到吕不韦会不会妒忌他的才能,可是等到李斯受到吕不韦的器重之后,李斯才发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让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竟然和他舍下的这位门客完美地结合了。当吕不韦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自己的权利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当中,被秦王和李斯转移和消化了。
其实,李斯受到了吕不韦的重用之后,便等于得到了一张觐见秦王的通行证,李斯也由此可以向秦王纵论天下,为其出谋划策。
所以在获取了独立觐见秦王的机会之后,李斯当机立断,向秦王鼓吹自己的政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古之成大事者,不但需要超世的才华,坚忍不拔的意志,更需要把握时机的独到眼光。昔日的秦穆公是何等的英雄盖世,可是最终还是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原因就是时机尚且不成熟,周王室和周王余威尚存,人心未丧。同时天下群雄逐鹿,诸侯并起,天下分裂割据,形成了秦穆公、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以及楚庄王五位霸主,各国东西对峙、南北不容,没有一个国家有实力一统天下。而如今的天下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秦孝公之始,‘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自此,秦国历经了六代君王,人人卧薪尝胆,苦心孤诣,励精图治,终于形成了今日虎踞龙盘,掌控天下的局面,六国无不唯秦国马首是瞻,这就是秦国的机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秦王万不可以错过,正好可以趁着六国羸弱,周王室灭亡,一举完成统一大业,依照目前秦国的强盛,要问鼎天下还不是和散出灶台上的灰尘一般易如反掌,秦国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这次会面虽然时间很短,秦王甚至都没有和李斯促膝长谈的机会。但是通过李斯的言论,秦王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之后强大的秦国,变成天下唯一的秦朝,秦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美好局面。兴奋之余,将李斯封为长史。
李斯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官职,于是李斯抓住机会,向秦王再次进言:“天下诸侯所以并立,就是因为人才分散,各自忠心自己的国家,如此国家才乱而分裂。秦国要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伟愿,就必须要广泛地结交四方的宾客名士,愿意和秦国交好,为秦国服务的人,秦国就要投桃报李,赠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反之,如果有不愿意侍奉秦国而又有才能的人,秦国就必须要派遣大量的刺客将之诛除,以此来根除六国存在的根基。而秦国就可以大肆利用那些存活下来的人,让他们的君王昏聩无能,继而派遣大军征伐,如此,天下可定。”
这一次,秦王再次被李斯的言论打动,无疑,李斯进一步规划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具体措施,秦王遂加封李斯为客卿,主要为秦王研究具体的统一天下的计策。
君臣之间,终于达成了理想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共识,李斯甚至还为秦王制定了先灭掉韩国,以震慑其他国家,最后定鼎天下的战略。只是理想和现实,总是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的。就在秦王下定决心准备一统天下的时候,秦国后宫之中,吕不韦和太后赵姬之间的情事东窗事发,东方六国特别是赵国,隐约中有复苏的迹象。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个人的到来明显地延缓了秦国攻灭六国的时间,这个人就是郑国。
郑国是韩国人,具体的生卒年不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学家,在当时被称为水工。此次赴秦,是因为韩国听闻秦国有灭除韩国的计划,产生了阻止秦国侵略、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东征的图谋,韩国遂派遣郑国前来秦国游说。
郑国到了秦国之后,立马建议秦王引泾水——泾水即泾河,发源地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流经了宁夏、甘肃和陕西三省区;与渭河在陕西省高陵县陈家滩汇合,泾河水清澈、渭河水浑浊,是故有“泾渭分明”之说。东注北洛水为渠,从而使关中肥沃。秦王欣然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并命他为主持修渠工程的指挥官。
郑国肩负国家使命,同时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是用尽了全力,只是两者不能两全,于是,郑国经常陷入矛盾的心理之中。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郑国最终决定,为了自己的国家,可以效死力,但是自己的作品,也一定要全力以赴,如此,才能够无愧于心。
然而,不久之后,秦国便发现了韩
喜欢历代王朝更迭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