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纷乱的前奏·序幕
历纪元历五七零三年十月六日下午。
因第二次穹苍战争而化为一片荒漠的沙尔拉海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
到访的客人分别搭乘两艘浮空舰,从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而来。其中一艘以白色为主基色的浮空舰上,飘扬着的是一面以蓝色为底纹、十二颗金色六芒星所组成的星旗;另一艘浮空舰则是以红白双色为主基色,舰桥上方飘扬着的则是由长枪、利剑和闪电交织在一起的纹章旗。
而是三年前,也就是纪元历五六八零年的十月七日。一颗相粒子爆弹在沙尔拉海岸以东三十公里的要塞都市沙尔拉市爆炸。爆炸不仅直接摧毁了沙尔拉浮空要塞,使得号称“永不沦陷的雷曼防线”在竣工后未发挥任何作用就化为一片废墟,而且随后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和相粒子乱流更是将周围五十公里内所有的一切化为尘埃。被后人称为“第二次穹苍战争”的历史事件就此拉开了帷幕。
晚间二十三时整,来自爱卡瑞恩同盟的代表拉明德·瓦尔德维特·冯·特兰玛瑞率先在停战条约上签字,来自希伯尔伦联邦的代表安德鲁·怀兹梅尔也随后署名。
——史称《沙尔拉停战条约》。
当双方互换文件,彼此握手的那一刻,整整历时二十三年的第二次穹苍战争终于画上了一个并不怎么完整的句号。
上千万将士的牺牲、超过二十亿的平民死伤。或许,第二次穹苍战争从一开始就没有赢家……
次日早晨六时左右,当朝阳的第一缕阳光照亮这片土地的时候,双方代表共同在相粒子爆弹爆炸的中心挖起第一和第二捧土。随后的一个月里,这片荒原上将会耸立起一座纪念碑。既为了哀悼逝者,也为了警示后人。
哪些国家是第二次穹苍战争的战胜国?
历史学家们对此没有争议,胜利属于以路西恩联邦共和国、海蓝共和国等国为首的希伯尔伦联邦诸国。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战后的六个月内,因为经济体系崩溃、政变等诸多原因,不得不解体的十五个国家中,战胜国阵营的国家占据了其中的十一个名额。希伯尔伦联邦排名第一的大国,路西恩联邦共和国也位列其中。
在随后的一年中,环境恶化、人口锐减、能源紧张、粮食产量下降等等一系列问题逐一爆发。世界格局就在一片萧条中开始了大调整。
各国昔日的首都、经济中心城市、战略要地在母国解体后纷纷在当地驻军的协助下独立,建立起一个个类似城邦的半军事独裁政权。
瓦尔哈萨就是其中之一。它以旧路西恩联邦共和国第一大商业都市泰尔芬为中心,依靠昔日的希伯尔伦联邦第三主力舰队,建立起以希芙莉雅女皇为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泰尔芬市当时距离最激烈的战场纳吉尔法防线只有不到一百公里,储存了前线大军所需的各项物资。因此,爱卡瑞恩同盟的翔士和战斗舰船常常会在纳吉尔法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对后方重要的补给中转点泰尔芬进行空袭。因此泰尔芬市的大部分地面建筑损毁严重。
不过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及路西恩联邦共和国的解体,囤积于泰尔芬市的大量战略物资被驻守当地的希伯尔伦联邦第三主力舰队接管,并成为建设新城重要的支柱。
在泰尔芬市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旧路西恩联邦共和国的公民用不懈的努力建立起一座全新的大城市——瓦尔哈萨。随着瓦尔哈萨的逐步发展,良好的治安和稳定的工作机会随即吸引了大批无家可归的难民,而不断涌入的难民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相比其他城邦还在经历艰难的起步阶段,瓦尔哈萨早早在城邦建立之初就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活力。
如今的瓦尔哈萨是一座分为五个大区,拥有近一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以教育、科研为主的东城区密米尔;以商业、贸易为主的西城区安德华拉诺特;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南城区布里希嘉曼;以军事、医疗为主的北城区昆古尼尔;还有中央区的政治中心尤克特拉希尔,以及飘浮在城区之上,如同守护神一般的巨大浮空要塞——无忧之宫。
如此规模的城市在战前的世界只能勉强算是中等规模。但放眼如今的世界,依旧能保持八位数人口的城市已是凤毛麟角。除了瓦尔哈萨外,也只有仙都蓬莱、圣都伊甸、魔都路西法、神都奥林匹斯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邦才能拥有如此的规模。
时值纪元历五七零四年,大起大落的世界格局在经历两年的沧海桑田后又逐渐趋于稳定。亚斯洛特大陆以瓦尔哈萨、伊甸、巴比伦等国为首,遵照旧希伯尔伦联盟条约,建立了新的盟约——《天之盟约》。而在伊维明大陆以及费尔伦纳大陆,类似《天之盟约》的同盟关系也纷纷成立。一时间,世界各国表现出的谦虚和礼让使得战后类似冷战的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和平的曙光似乎就在第二次穹苍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春季悄悄降临了。
喜欢羽翼战记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