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知晓董卓心思,他分析了一番局势,然后就建议华雄领兵去搞一搞鲁阳县,胡轸领兵去镇守汜水关,至于吕布,这等猛将驻守洛阳即可,毕竟董卓的安危也是很重要的。
董卓遂听取了李儒的建议,华雄和胡轸各自领兵而走。
且说河内太守王匡领命为先锋,他回去之后整顿兵马,打算第二天去进攻汜水关,可谁知道济北相鲍信想要抢夺他的功劳,鲍信命令他的弟弟鲍忠悄摸摸的领兵三千先行出发了。
关于鲍信,此人在董卓刚刚入洛阳的时候就想搞死董卓了,只可惜当时他势单力薄,所以想要联合其他人一起搞事,不过王允和袁绍都不太积极,鲍信孤掌难鸣,一气之下便去了济北。
等到曹操发檄文的时候,鲍信是最为响应积极的,他第一个就领兵从济北出发,前来酸枣县汇合。原本鲍信早就打算好等到战斗打响之际,他要第一个充当先锋,与董卓军一较高下,但却不曾想当日是让王匡抢占了先机。
鲍信与王匡交往多年,彼此熟悉,先锋被抢这事让鲍信事后越想越窝火
,随即他便不管盟主袁绍的命令,自行做主就让鲍忠领兵悄摸摸的走小路去攻击汜水关了。
鲍忠是什么角色?武艺和智谋或许是有一些的,毕竟鲍信不是庸才之辈,他的弟弟鲍忠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在刘辩的招揽列表里是没有鲍忠的一席之地的。大体上鲍忠只能算是个三流角色,或许还要差一点。
胡轸这边刚刚领兵抵达汜水关,风尘仆仆一路赶来,脚步还未有停歇,水都还没喝一口,忽然就有小卒来传报说关下面有人来挑战。
干特么的,打个仗至于这么拼吗?都不让人休息的吗?
胡轸心里面火大,他亲自领兵出关与鲍忠双双摆开阵势,双方各有气势,战事一触即发。胡轸作为守将他率先喊话,其喊话内容脏字连篇,鲍忠也不怂,同样用友好而亲切的问候对方母亲的言论来反击。
双方你来我往,骂的是一阵口水遍地,互相嘲讽是阵前必备环节,也是将领的基本素质要求,等着双方骂的差不多了,也就是时候开打了。
胡轸拍马提枪冲刺,鲍忠举大刀招架,这两个人打口水仗的本事是相差无几,但真要论手上功夫,鲍忠还是差了胡轸许多。几个回合之后,胡轸直接刺翻鲍忠,在把鲍忠枭首之后,他直接领军冲锋。
鲍忠死了,他的部队便没了指挥,士气大跌,很快就被胡轸的兵马冲杀的七零八落,死伤无数,投降者大片。
胡轸第一战得胜,遂派人把鲍忠首级送到洛阳去报功,董卓看到之后是极为高兴,他心想咱家干不过并州军,还干不过你们这帮乌合之众吗?
事实上河东郡的战事,刘辩并没有尽全力,而董卓亦没有派出主力,双方处于一番试探,只不过牛辅实在太衰,加上刘辩暗中联合白波军,这才让牛辅吃了大亏。
一边不顺,一边得利,高兴之余的董卓便加封胡轸为平东将军。
鲍忠挂了,消息传回来之后,鲍信是懊悔不已,内心悲痛。而王匡那边是一阵惊讶诧异,他当即按兵不动,并且派人禀告袁绍说了一番鲍信的坏话,大体意思就是鲍信不听军令,自行出兵,结果搞得损兵折将,折损士气,眼下时候也快要进入冬季了,不宜再动兵,大军得修正几个月。
袁绍也是无奈,他答应了王匡的要求,对于鲍信也没有处罚,毕竟鲍信当年与袁绍同处西园八校尉,情谊是在的,面子也是要给的,这事也就按下不提,不了了之。
胡轸这一路战事顺利,华雄那一路却是与孙坚僵持起来,双方虽有试探,但不曾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正恰冬季来临,双方纷纷罢兵修正。
何安这边得到鲍忠挂了的消息,他对郭嘉唏嘘不已的说道:“真是可惜了,好端端一个人就这么死了,你说这个时候咱们是不是去把鲍信给挖过来?”
鲍忠虽然是个三流小武将,但何安照样与他喝过酒,诸侯联盟军里面这些人,但凡能够报的上名号的,何安都已经打过交道,哪些人好说话,哪些人不好说话,何安是一清二楚。原本何安就有挖鲍忠的打算,不是因为鲍忠能力差,职位低而好挖,而是因为鲍忠在喝酒时候明确表示过他想去并州为刘辩效力的意图。
但现在,鲍忠死了,何安心里有些受伤。
喜欢汉末之我为刘辩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