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自有天收,不到半年太后就薨逝了。没有太后迫害,王妃在后宫的日子就太平了。虽然那些嫔妃们孤立她,冷落她,不和她来往,但王妃有陛下,还有沐大人,并且她也不是爱热闹的人,一个人看看书,写写字,去花园里赏赏花,一天也就过去了。
这时,有一名姓张的宫嫔主动凑上来,寻出各种借口来合欢殿,赖着不走。我听说她曾是太后身边的亲信,担心她不怀好意,祸害王妃,想要劝告王妃疏远她。但有一次,她拿着团扇遮住半边面孔,露出一双眼睛对着我转了转,让我猛地想起一个人——在太后下狠手的危急关头,有个宫女偷偷向我示警。她蒙着脸,我不知道她的长相,即使她没有蒙脸我也不会记得,因为我那时已吓得魂不守舍了。但我记得那双眼睛,明亮而坚定,整个后宫找不到第二双。
既然能在王妃危难之际出手相助,那么她应该不会包藏祸心。我猜想她也许是宫里少有的同情王妃的人,或者她想要通过巴结王妃获得好处。我放松了警惕,结果差点酿成大错。
这个宫嫔就是后来宠冠后宫的张夫人。有人说张夫人结好王妃是为了攀上陛下,还有人说太后生前就在用心培养她,为了日后与王妃争宠,分庭抗礼。宫里的流言不足为信,太后若真有此意的话,那么她的指望就落空了。张夫人确实靠着王妃攀上了陛下,获得陛下宠爱,但她和王妃好得像亲姐妹,完全没有对抗的意思。
张夫人满口叫着姐姐,看向王妃的目光,深情、热切,对王妃甜言蜜语,事事顺从,似乎真的把王妃当成了亲人,但这并不妨碍她一点一点吸引陛下的关注,夺取陛下的宠爱,最后成功地把陛下诱到鸳鸯殿,留宿在她的床上。
然而,即使到后来几年,陛下对她的宠爱已胜过王妃,她也没有离开合欢殿,仍然天天带着儿女过来,腻在王妃身边,与王妃亲密无间。女人心海底针,我看不清楚张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而王妃任由她分陛下的宠,侵占陛下的心,却毫不在意。王妃的心思又有几人能懂?
不过张夫人并非全无益处,她给合欢殿带来了人气和活力。她精力充沛,活泼开朗,做什么事都兴致勃勃,等到有了孩子,合欢殿里更是喧嚣嘈杂,幼儿咿呀哭闹,侍女嬷嬷一大堆,整个后宫就数这里最热闹。张夫人的到来,给王妃脸上增添了笑容,两人一起侍奉陛下,抚育孩童,闲时聊聊衣服式样,做做针线活计,就像普通人家过日子。这时,我才发现,陛下和沐大人给王妃的陪伴是远远不够的,女人和男人不一样,男人可以承受孤独,女人是要合群的。王妃从小在宫廷长大,父母早亡,可足浑太后又很严厉,养成了她清冷的个性,宛如广寒宫里独居的嫦娥。或许王妃内心里是需要女伴的,张夫人带来了人间烟火气,正合她的心意,她才会接纳张夫人作伴。君王的宠爱变化莫测,当年陛下把凤卿大人宠上天,还不是说不要就不要了,最后一面都不肯见,如此绝情,让我们当奴婢的都觉得寒心。王妃一直不曾生育,没有孩子地位就不稳固,说不定哪天陛下就变了心。她帮张夫人上位,总比让某个恨她的女人上位来得有利。
年岁渐长,我有时也喜欢揣摩一下主子们的心思。邬总管的话我一直记得:“当奴才最重要的就是对主子尽忠,听从旨令,不可自以为是,不可妄自揣测,更不可从中撺掇挑拨。”所以我只是自个儿想想,并不敢多嘴多舌。王妃的聪明才智远胜于我,她当然知道如何行事,身旁还有沐大人扶持,哪用得着我这个笨人瞎操心。
这样的日子若能平稳过下去倒也挺好,谁料到淝水失利,整个国家就像塌方了似的,不到一年,丢失了大半疆土,长安变成了一座孤城。围困长安的就是凤卿大人,十年不见,昔日娇美的少年长成了高大挺拔的男人,带领鲜卑人匈奴人组成的叛军,气势汹汹,过关斩将,洗劫关中大地,把天王困在城里动弹不得。
城外的物资运不进来,不到半年城里就要撑不下去了,皇宫里都没粮了,更别提宫外的情形。刚开始缩减宫人口粮时,大家都在抱怨,到后来连抱怨的力气都没了,每天只想着在哪里弄点裹腹的东西。放养在宫苑里的鸟、鱼、兔子、小鹿什么的统统变成盘中餐,就连树上的鸟窝也掏空了。没有鸟鸣莺啼,后宫阴森沉寂,只有小孩子们还能发出无忧无虑的笑声。
我现在发现,国家是个脆弱的东西,说亡就亡了,还不如一间屋子牢固。好好的燕国,秦人一支军队杀进来,几个月就灭了。秦国一统中原,貌似强大,一场败仗就变得岌岌可危。我活了三十多年,难不成要当两次亡国奴?
陛下很久不来合欢殿了,毕竟把长安逼入绝境的是王妃的弟弟,见面只会尴尬。张夫人也来得少了,后宫衣食短缺,人口众多,她也是心力憔悴。
这阵子倒是沐大人来得比较勤,他和王妃关起门来长谈,神情严肃。大人一向云淡风轻,我从没见他如此焦灼不安,莫非这次的难关渡不过去了?
“你把公主的随身衣物收拾好。”大人命我。
“怎么?”我一惊,“我们要离开这里了?”
“提前准备好。”大人皱着眉头,叮嘱了一句,“别让人知道。”
是要悄悄逃走吗?我心里惊惶,邺城逃亡刻骨铭心,难道还要再来一次?但这也是没办法,凤卿大人,
喜欢重生之秦燕风云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