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偏居一偶的刘备希望发展壮大自己,而另一方面处于两股势力夹击的孙权也觉得颇为尴尬。
这时在处理的荆州的问题上,极具战略眼光的鲁肃力主劝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与江东集团形成鼎立之势,共同对抗曹操。
这是一个极大胆的战略部署,要知道南郡是荆州的战略要地,是周瑜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真刀真枪的在曹魏手里夺过来的。孙权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借给了刘备。
这一“借“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刘备的地盘与曹操地盘接壤,成为了抗曹的前哨战,与江东集团互为犄角。
在听到孙权以土地相接刘备的事情后,正在写信的曹操竟然慌得连笔都掉在了地上。
而今后刘备则以南郡为跳板西进益州,再取汉中,最终与曹魏、孙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所以若不是鲁肃力劝孙权借南郡给刘备,又竭力维持孙刘联盟,刘备没有了发展空间,那时的天下恐怕会变成另一种样子。
所以说鲁肃是三国鼎立的创造者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在刘备占领了益州之后,孙刘联盟的蜜月期也逐渐结束。此时的江东集团,经过几年休息逐渐稳固。而曹操忙于与刘备争夺汉中,一直无暇东顾,所以江东集团感到的外部威胁相对少了许多。
地位稳固后的孙权,开始吧目光放在了别人的地盘上。荆州问题开始浮上了水面。
刘备在取得益州后,却迟迟不将借来的南郡归还给孙权。而南郡地处长江上游,在刘备的手中,对于依靠长江天险的孙权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要回南郡解决荆州的领土争议,成为了江东集团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刘备的一借不还引起了江东集团的极大不满,其间两国的边境摩擦不断升级,很多“反刘派“都主张攻打刘备,以武力解决荆州问题。
然而极力维持孙刘联盟的鲁肃则认为应该以谈判的形式来解决与刘备的领土纠纷,而不是诉之武力。高瞻远瞩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孙刘两家合则两利,斗则两败俱伤。
然而此时的江东上下已经很难认真去听他的意见了,连一直对他信任有加的孙权也表示了对他不满,要求他出面要回当初他力主相借的南郡。
鲁肃陷入了两难境地,为了顾全大局,避免孙刘交兵,他约当时的荆州守将关羽在江边谈判,规定双方兵马各退百步之外,只有将领配单刀赴会。
这就是后世各种艺术颂扬的单刀会的原型。后世作者为了突出关羽武圣人的形象,把鲁肃描绘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胆怯之辈,实际上鲁肃在会上数次指责关羽,辞色严厉。
“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关羽一名部将反驳道:
“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鲁肃当即大声怒斥,关羽害怕双方气氛闹僵,便以眼示意那名部将离开。
单刀会并没有解决孙刘两家的领土纠纷,战争一触即发。后来因为曹操进取汉中,刘备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便同意将荆州一分为二,将江夏、桂阳、长沙三郡划给孙权,而荆州的战略要地南郡却仍掌握在自己手中。
单刀会过后,虽然孙刘两家保持了表面的平静,但是江东集团扩张地盘,对荆州的野心已经无法停止了。
目光高远的鲁肃此时估计已经能预见到孙刘关系的破灭,自己的政治理想最终还是失败了,对此他毫无办法,江东上下已经被那些鹰派人士占据,孙权也不再对他言听计从,不再接受他的政治方略。
七年前,他曾经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害死了那个人,结果他的余生都在内疚。最后想不到自己还是失败了,鲁肃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公元217年,充满了内疚、痛苦与失望的鲁肃病逝,年仅四十六岁。
死亡对鲁肃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脱,每天晚上午夜梦回之际不再因为内疚而惊醒,痛哭流涕。他曾经害死了那个视自己为知己的人,余下的生命都在对他内疚,如今自己终可以性命相还。
兄弟,两清了。
喜欢光熹帝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