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和宋筠上次来相比,喜庆的气氛多了一些,想想也正常,田满表姐再有一个月就嫁进来了,再有一两年,可能沈家的下一代也有了,这是人丁兴旺的标志啊。
沈外祖父都被王璞找去验证土豆的毒性了,沈家肯定要知道闺女一家过来了。只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来,沈外祖父都想去王家问问了:做什么扣着他闺女一家不放人?
当然了,这就是玩笑话而已,见了土豆,又知道这是外孙女发现的,沈外祖父就明白这是件大事儿,回来都没和老伴以外的人说。哪怕是儿子沈枫他都没告诉,谁让这小子怕媳妇呢,肯定藏不住话。
此刻见到女儿和外孙们,哦,对了,还有宋亲家和她儿子,沈外祖父外祖母什么都没多问,很热情地招待他们吃饭,又很热情地把女婿和他娘送走,这才偷偷向沈氏打听:
“事儿都安排好了?女婿是不是能当官了?”
沈氏嗔怪地说:
“娘,您说什么呢,这怎么能说得准?还得看上面的意思。不过呀,倒是的确有个好事要告诉你们。”
沈外祖母本以为女婿能当官了,省得一趟一趟地考,听了这话,有些失望,心想,看王长史那么看重的样子,这功劳应该挺大呀,怎么还不够当官呢?
不过她还是打起精神问:
“什么好事?总不会是你们要搬来了吧?”
沈氏哈哈一笑,用手拍了下椅圈,得意地卖关子:
“这倒也是件好事儿,不过比这还好!”
沈氏在婆家都不方便露齿笑,毕竟只有在婆母面前表现出知书达理的样子,对方才不好意思和她吵架,转而去找老姐妹们抬杠。
所以沈氏在婆家一向是一副温婉的模样,但其实,她可是从小跟着爹娘在市井中行医的,还真不是什么内敛的性子。也就是回了娘家了,她愿意怎么笑就怎么笑。
沈外祖父吹了吹茶盏,喝了一口,冷不丁地说:
“是女婿找到了好先生吧?”
“诶?爹您怎么知道?难不成宋念他告诉您了?我明明嘱咐他,让他先瞒着,我再给你们一个惊喜。”
“那倒不是,不过呀,郑翰林那个巷子里,有个老姐姐,她孙子身体不太好,常来找我看病,和我们就很熟悉了。听说她最近得了糊涂病,我就去看了看,然后听她儿子说,有个黎阳县的举人,这几日一直往郑翰林家里跑,像是准备拜师,人家还问我认不认识。”
沈外祖父得意地一笑,继续说:
“我本来只是略有猜测而已,结果你这么一说,我就觉得,一定是女婿了。”
“嘁,没意思,我去歇午觉了。”
把女儿气走了,沈外祖父被妻子恨恨地拍了一把,就以“你是不是该帮着儿媳妇儿再理一遍聘礼?”的理由,把沈外祖母打发走了。
与此同时,宋老太太也酸溜溜地在跟着外甥媳妇说起沈家的婚事:
“哎呦,我们这做祖父母的,不在乎儿孙多出息,就是等着抱孙子、抱重孙子,我那沈亲家,人家孙儿都要成婚了,我家策哥儿却还早着呢。”
说到这里,她又多添了一句:
“要说还是你娘过得舒服,儿子争气,你又这么有成算,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帖帖的,等着雅维嫁了,再给纶哥儿、纭哥儿娶上媳妇,那你娘可就真的万事不愁了。”
宋老太太原本只是想说句好听话,万万没想到,李氏最近正为女儿的婚事发愁呢,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倒不是生舅母的气,实在是她最近也很是发愁。
不过她忍了又忍,还是什么都没说,怕让老家的公婆晓得了,也跟着发愁。
宋老太太也没注意,回院子里后,又拉着宋念唠叨了一会儿孙子的婚事。
宋念一点儿都不急,看王璞和王琦的儿子们就知道,他们这种读书人,都想着孩子能有了出身再谈婚事,哪怕只是个童生也可以,这样能找门更好的婚事。
连15岁的王绍都日日被关在家里苦读,更何况不过十岁出头的宋策和只有八岁的宋箴呢,他根本不觉得近几年有谈论婚事的必要。
但他没想法,别人可看上宋念的儿子了,那就是郑翰林。
------题外话------
再晚一些还有一更,不过不用等,可能得十二点。
我鼻子很容易过敏,尤其是对花粉过敏。
从今天早晨开始,我就疯狂打喷嚏,当时就想着,外面估计开花了,出去一看,还真是。
1秒记住114中文:
喜欢带着房子穿古代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