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意确实不错,文书信没有拒绝的理由:“如此,就辛苦大人跑这一趟了!”
兵部尚书很不在意的摆摆手:“不辛苦,不辛苦,走吧,走吧!”
说完,就在前面带路,往兵部的库房走去。
说送器具,自然是不能空手的,怎么也得带些东西过去。
就这样,两人带着几车东西,浩浩荡荡的往【技术开发局】走去。
魏晨瑞在兵部定制器具,并没有瞒着,京城大部分人家都是知道的,此举并未引起关注,进行的很是顺利,兵部尚书高兴的将写着冶炼方法的书信带走。
将兵部尚书送走之后,文书信就赶紧的经过大致写了出来,还为自己的自作主张告了罪,并将十张批条都放进书信中,一起送出。
魏晨瑞在接到书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竟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险些犯了大错,回信的时候,不仅没有责怪文书信自作主张,反而大为赞赏。
至于文书信收到信后有多高兴,就不是魏晨瑞要操心的事情了。
得了文书信的提醒,魏晨瑞也知道这些铁不能一次性购买,必须分批进行,还要做到滴水不漏,不让人瞧出任何的不对。
想了想,魏晨瑞决定还是要利用那几个新上任的县令,这些铁,必须混在粮食中,才能稳稳当当的送到西北。
粮食虽然重要,但是并不会让所有势力都盯上,但是铁不一样,那是制作武器的关键,哪个势力都不会轻易的放手,必然会横插一脚,魏晨瑞请来送粮食的江湖中人,难免都会有心动的,所以,铁的事情,连运送粮食的人都得瞒着。
有了确切的想法之后,魏晨瑞将蒋宗达叫了过来:“蒋大人,本殿这里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太女殿下交代的事情,蒋宗达哪敢拒绝:“殿下您尽管吩咐,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你派人去将新上任的那几个县令叫来,本殿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他们去办,此时要保密,所以需要蒋大人找个别的名目,将人叫过来。”魏晨瑞一如既往的坦言道。
蒋宗达连连点头:“殿下放心,下官定会将此事办妥,绝不泄露半点风声出去。”
话虽这么说,蒋宗达此时心里并没有什么合适的名目将人叫过来,正发愁的时候,收到了邓华武派人送来的信函。
由于救灾中出色的表现,魏晨瑞将邓华武提拔成了县令,从蒋宗达手中接过他之前上任的那个县,这次来信,主要是商议给灾民分发粮食的定额问题。
各县的人口不一,粮仓里的粮食也有多有少,恐分配不一,闹出乱子,这分配还是需要各县商量一下,统一数量之后再发放,这样比较稳妥。
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正愁没有名目叫人的时候,邓华武的这封信到了,算是解了蒋宗达的燃眉之急,提笔就开始写信,邀请各地县令来府城商议发放救灾粮食的问题。
这是个大事,也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几个县令都没敢耽搁,收到信就收拾东西往府城赶。
人都到齐之后,蒋宗达将人召集到府衙的议事厅,等人员都落座之后,蒋宗达才开口道:“此番让几位大人过来,一是商议救灾粮食的分发问题,二是太女殿下有事吩咐。”
“殿下现在还有其他事情在忙,一会儿才能过来,咱们先商议救灾粮食的分发问题吧!”
“各位大人先说说自己县里粮仓拥有的粮食数目以及人口数目。”
对于这个官职,几个县令还是很重视的,做事自然也是尽心尽力,虽然才上任没几天,但是在魏晨瑞的特许下,帮手都是自己用惯了的,做事情自然也很顺当,这么些天,已经将自己县的情况,差不多摸清楚了,这人口数目和粮食数目,自然也是清楚的,知道此次商议的重点,自然都是带好账本来的。
听到蒋宗达发问,纷纷打开账本,开始汇报。
“武陵县有人口约八千人,其中十岁以下的小儿有两千,粮仓有粮食约一千八百旦。”
“上阳县有人口约一万人,其中十岁以下的小二有两千二百,粮食有二千二百旦。”
“曲阳县有人口约七千人,其中十岁以下小二有一千七百,粮食有一千九百旦。”
......
各县令在报数,邓华武这个粮仓已经空了的县令,就负责计数,算出总账。
对于算账,魏晨瑞是特意教授过的,邓华武学的很是用心,此时正好拿出来用,算账的速度是很快的,在所有的县令都报完数目以后,总账就已经出来了:“知府大人,加上下官和府城的,一共有人口七万人,其中十岁以下的小二有1万两千,粮食一共三万八千一百旦。”
“这些粮食均分的话,成年人大概是一人能分到半旦粮食,小儿大概是三斗粮食。”
蒋宗达在心里算了算,这些粮食,再掺杂一些野菜之类的,撑到下一季收粮食,应当还是可以的,于是道:“就按这个均分来分发,各位大人可有异议?”
这几个新上任的县令,家里都是有钱的,自然不会在这个紧要关头贪百姓的救命粮食,对此都没有意见。
意见一致,事情就好办了,粮食多的,就往粮食少的那里送。
其实,也就是往邓华武那个县和蒋宗达所在的府城送,就这两个地方粮仓是空的。
在商议的时候,魏晨瑞已经到了,只是不好
喜欢基建之群臣跪求科研大佬登基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