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有兵种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则是薛仁贵的火头军。传说中,薛仁贵的火头军除了薛仁贵本人之外,一共有九人,而其他九人此后也成了著名将领。这意味着薛仁贵的火头军是非常强大的。这个兵种不仅拥有上水阶紫色攻防血32其他8加成,而且一入火头军,人人皆成有名武将,拥有牙将一格的将格,将格实力系数就达到了6.6。不过在目前的战场上,系统只象征性地给了每个人普将一格的将格,将格实力系数只有1.2。而且这一点持续绝对属性加在敏捷上,对于攻防血没有什么影响,但命中、闪避和移动速度系数却事实上达到了16。这也是当初薛仁贵带着一点点兵力就敢过来抢占我军小领的原因。
这一次薛仁贵和薛讷各自招了一个彪的火头军,而其实薛讷那一个彪的火头军,并不是普通的火头军,而是此前张横和李俊带领的一个彪梁山水军。如今把这个彪的梁山水军招为火头军之后,这个彪的兵力就成为陆上和水中都非常王牌的兵种。跟賨人营一样,薛仁贵对这个营非常看重,也不希望这个彪有什么损伤。所以通常情况下,还是把这个彪的兵力放到水上。也就是说,这个彪已经成了水面的巨无霸兵力。
战争开始之后,李丰并没有打算跟我军拼水军,他知道那不是他的强项。所以他的主要进攻方向,也就变成了陆路。由于薛仁贵抢了一块益州的小领,对方的陆路攻击,也就是从这个小领出发,直接攻击我军的小领。两块小领之间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双方运筹帷幄。但李丰一开始并不想发动攻击。他还是想充分利用系统规则,先做好稳固防守。李家班的小领在大别山山麓,淮河从小领边经过,但上岸后还是比较险要的地形。也就是无论从陆路还是水路,对方都能够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防守。
在这种地形之下,我军派出的零星兵力很难混入,也就是此前我军派人捣乱从而维持战争的战术已经不能使用了,我军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攻击手段才行。最终薛仁贵想来想去,包括他的火头军在内,似乎都不适宜于攻坚战,唯有賨人营为刀盾步兵,比较适宜于攻坚,如今正是关键的恶战时刻,放出这些賨人营正是时候。不过薛仁贵转念一想,总觉得我军在这种地形之下打仗太吃亏了。反正我军赢得已经够多,不如退避三舍,让出这一场战争,然后再徐图进取。在跟张嶷商量一番之后,张嶷觉得既然薛仁贵都这么说,那么就确实不该打这一战了。所以这一战的结果,是我军不战而退。李丰轻易取得了胜利。
于是战争进入下一场,敌军的主帅换成了李胜,我军的主帅则换成了张翼。张翼跟张嶷是同期在诸葛亮和姜维麾下作战的将领,所以两个人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敌军换了主帅,同时地形也变了。敌军新增了15个曲的兵力,总兵力达到119个曲。由于李胜最后的职位是荆州刺史,所以对方的战场也搬到了荆州。荆州战场就很有利于我军的作战了。对方的小领都在江边的平地上,基本上一马平川,把大军开过去,就看双方的火力。而对方依旧跟此前一样,只需要从益州的小领出发,就可以很方便地攻打我军。但跟上一场战争相比,对方已经没有防守的优势了,我军的人也很容易混进去搞东搞西。
战前大家又开会了。这一次还是张学良建议,我军坚守不出,引诱对方来攻击。因为这个李胜也是一个草包,被司马懿骗得团团转,到时候一定会犯错误。只要他跑出来打,我军就可以利用地利优势,将其拿下。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李丰拿下。毕竟李丰的存在对于我军太致命了。把对方这个顶级武将直接拿下,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军又可以面对对方的一级武将就可以了。对此薛仁贵也非常同意,于是大军进入战场。我军的主帅张翼跟张嶷一样,对薛仁贵非常倚重,所以薛仁贵得以继续指挥作战。这场战争我军又新增了28个曲,总兵力达到257个曲。兵种的调整并不大,张嶷的兵力变成了一个彪,张翼则带着37个曲的兵力,跟张嶷一样,也招成了连弩兵。这意味着我军的远功攻击力,连弩兵就达到了57个曲,小拽兵一个彪,黄巾道士一个彪,天师兵一个部,汉中弓兵一个曲,共计83个曲的兵力。这83个曲的兵力,都留下来守家了。此外,除了薛讷一个彪的火头军之外,其他的兵力也都留下来守家了。这是为了在敌军冲到眼前的时候,我军的近战部队就可以冲到前面去发动近战。至于江面上,留下一个彪的水军班底的火头军也就够了。
李胜那边,编成了39个曲的水军,余下四个彪,分别为李丰的小卫军,两个彪的西凉铁骑和一个彪的唐兵。李丰看到李胜的编制,不禁直摇头。本来李家班的兵力就少,现在又分为两路,这不摆明了被各个击破吗?但李胜虽然草包,人家毕竟是主帅,自己也不得不听他的指挥,所以也没有办法。其实李胜这样考虑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他的小领不好防御,只能够在江面上做文章。荆州水军天下驰名,攻击虽然不足,防御已经有余。当然,这只是李胜自我感觉良好,他的水军虽然多达39个曲,接近两个彪,但只要碰上薛讷一个彪的火头军,那是必败无疑。因为薛讷这个彪的火头军是能够下水的,而荆州的水军只不过是在船上厉害而已。不过李胜看样子也不打算从水上进攻,所以我军也懒得理他,由
喜欢网游之三国时代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