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九。
皇宫,奉天殿内。
洪武皇帝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眼间满是威严。
台下。
文武百官战战兢兢,不敢有分毫造次。
就在三天前。
丞相胡惟庸因谋反而被皇帝陛下问斩。
之后的短短三天,又有上百名官员因此案被捕入狱。
此刻,百官站在这奉天殿内,无一不是惶恐不安,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唯独有一群人,非但没有丝毫不安,反而表现的十分兴奋,好似在蠢蠢欲动!
这些人便是言官!
冒死上谏,秉直弹劾,是他们的职责。
胡惟庸案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尽职尽责的机会。
弹劾的官员越多,地位越高,越说明他们正派刚直,介直敢言!
因此。
朝会刚开始,便有御史迈步而出,高声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龙椅上。
朱元璋望向那名御史,淡淡道:“准。”
御史张千先是行礼,随即高声道:“臣要弹劾靖安侯方修收受贿赂,结党营私,豢养私兵,意图不轨!”
这话说的信誓旦旦,铿锵有力。
朝中文武百官听了,皆是一惊。
下意识的望向龙椅上的朱元璋。
要知道。
这御史张千弹劾之人可非同寻常!
方修,于洪武九年横空出世,被陛下委以重任,领兵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
去年刚刚回京,就因战功卓著,被陛下封为靖安侯!
毫不夸张的说。
此人深受陛下的器重!是陛下身边唯一的红人!
“这个张千敢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弹劾这样一位新贵,必定是有所依仗,甚至是掌握了充足的证据!”
“就是不知道陛下得知此事,会怎么做。”
“是和胡惟庸案的其余同党一视同仁,还是小惩了事。”
文武百官都看着朱元璋,眼中流露出好奇之色。
龙椅上。
朱元璋听到有人弹劾方修,脸上果然露出了不满之色。
凌冽的目光,望向那名言官,冷声问道:
“你弹劾方修,可有证据?”
张千自信满满,大义凌然道:
“臣方才所说之事,金陵城人人皆知!陛下若是不信,派人前往那靖安侯府一探便知!”
这段时间,靖安侯一直在京城中招募工匠以及孩童,并且时不时就望郊外跑。
这不是在豢养私兵,意图谋反,还能是什么?
张千话音落下。
又有十几名御史迈步而出,齐声道:“臣等附议,请陛下即刻命人,捉拿靖安侯方修!”
朱元璋见这些御史说得如此笃定,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方修这个人,是他发现的。
不止领兵打仗是个好手,品性也是极佳。
这两年,朱元璋都是将他当作太子未来的肱骨之臣来培养的。
此刻突然跟胡惟庸案扯上了关系。
朱元璋又惊讶又愤怒,但更多的还是不信!
一个只有一块豆饼,也要分一半给同伴的人,怎会如他们所说的那般不堪?
朱元璋想到这,看向张千,冷声道:
“既然你们这么说,咱便亲自去一趟靖安侯府!”
“瞧一瞧这方修是否真如你所说的这般不堪!”
“咱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让咱发现,你今个儿说的都是假话!咱饶不了你!”
张千既然敢弹劾方修这么一位新贵,自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躬身道:“臣领命!”
奉天殿的文武百官听见这话,却都是一惊。
“这些御史弹劾别人,陛下连管都懒得管,直接丢给刑部处理。”
“弹劾方修,陛下不但为他辩护,甚至还亲自下场,要出宫求证。”
“看来这位靖安侯比想象中的还受陛下的信任啊!”
“只可惜,这一次被御史们盯上,怕是凶多吉少咯。”
文武百官们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了下一个议题。
很快,朝会结束。
朱元璋起身,站在龙椅前,环顾一周道:
“你们今个儿都别走了,跟咱一起去那靖安侯府瞧一瞧!”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犹豫了片刻后,还是行礼道:
“臣等遵旨!”
于是。
刚下朝的朱元璋和文武百官们,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便浩浩荡荡的朝宫外走。
仪鸾司的侍卫们在前开路。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靖安侯府。
朱元璋站在靖安侯府前,看向一旁的侍卫,命令道:“开门!”
“是,陛下!”
侍卫上前敲门。
靖安侯府里随即响起散漫的声音。
“谁啊!”
门缓缓推开。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他一看见面前的浩浩荡荡的朱元璋一行人,又看见他身上的龙袍,腿一下子吓软了。
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草,草民沈三,拜,拜见皇帝陛下!”
文武百官见到这中年男人,眉头都皱了起来。
“这人是谁?怎么以前从未见过?”
“从衣服上看,应该是个商贾。”
“一个商贾,怎么会出现在靖安侯府?”
朱元璋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脸色变得不太好看。
他压着怒火,冷声道:“你是谁?为何会住在这里?靖安侯人呢?”
中年男人战战兢兢道:“草民是做布匹生意的,住在这里是侯爷的意思。”
“侯爷一直住在郊外
喜欢大明:最穷丞相,朱元璋:求求你贪污吧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