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川米不知从哪里找来两个玉米棒,然后看着三人。他拿着一个玉米棒,在中心试图把一颗玉米粒剥落下来。然而,却无法成功。他从连杆端和飘须端都可以剥落下玉米。然后,他把玉米棒掰成两半。在两个断裂面出的玉米粒,就更加容易。紧接着,他又从连杆端开始用手打通一条狭窄的通路。用手搭在两排玉米粒之间的缝隙,然后向通路方向用力就可以把玉米粒集中剥落了。而后,他把半个玉米棒剥落完。再用手握住木质核,把它放在半个玉米棒上。让木质核对准玉米棒两排之间的缝隙,就可以轻松把玉米剥落下来。我的问题就是玉米粒剥落为什么会有多种方式,难道玉米棒形成时不是以一种方式?
杜埃尼亚斯说:玉米棒形成当然是只有一种方式,然而玉米粒却很多个。你们注意到了没有?玉米棒既是一个整体,又很多个个体。力学中在处理复杂的受力情况时,会用到质点系。玉米粒虽然粘在玉米木质核上,而且玉米粒大多是不能运动的。这里所说的运动是被动运动,而不是主动运动。而边缘部分的玉米粒就不是如此,所以玉米粒的剥落都是连杆端和飘须端开始的。
边缘效应。就是边缘部分的玉米粒最容易剥落。而剥落可以进行的原因就是新的边缘不断产生。水川米运用的三种方法本质上都是创造新的的边缘,让剥落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
整体个体两性化。玉米棒是个整体自然是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玉米粒是个体就需要说说了。玉米粒排列整齐而且密集,似乎就是一个整体。然而,我们忽视了玉米粒之间微小的缝隙。正是这微小的缝隙让玉米粒成为半独立的个体,可以获得脱离整体的机会。
玛格丽塔说:我同意整体个体两性化的说法。不过,我有点不同意见。为什么玉米粒剥落有不同的方法呢?和形状有关。把玉米棒的部分当成是整体,就有一个形状。事实上,这样的部分有很多。于是,玉米棒就有了一个形状群。群里的形状一个个显现出来,我叫做群显现。每个形状对应一个力学系统,而外力就是会破坏力学系统。一个力学系统被破坏,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力学系统。而力学系统又和形状有关,于是新的形状就产生。直到形状群的所有形状都显现出来后,剥落就完成了。
六子风来说:我也同意边缘效应。正因为如此,导致力的传播可以进行。由于力的传播是任意性的,才致使剥落方法的多样性。
水川米说:其实我觉得形状解释最为准确。在无皮核桃中,木质部分和营养部分是纠缠在一起的。而这种纠缠,说到底就是形状造成的。而它们就很难被分离。我想这是说阴形状对物体的影响的最好例子。。
密集度。一般的玉米棒密集度都高,所以剥落难度相对就大。而密集度其实是我从数学中得来的灵感。在描述对角线图形时,有密集率。当然用密集率来概括玉米棒的情况不太恰当,因而我就创造了密集度。密集度可以解释中心不变和边缘效应。当然我说的的密集度是指的在一个玉米粒周围有多少个玉米粒。在同种变量的情况下,一个玉米粒的密集度越高越容易形成中心不变。相反,密集度过低,就会出现边缘效应。
好了,说得有点多。我看大家都想休息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喜欢物理广泛研究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